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教育科研>>学科建设>>数学
低年级数学 教研组活动记载(7)
发布时间:2016-01-18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钮丽英

 

 低年级数学 教研组活动记载(7)

时间:11.22
地点:一办
活动内容:业务讨论
参加对象:全体低年级数学老师
活动目的:对低年级三位数学老师的公开课进行教案修改和课件的修正
活动过程:
一、 试上后各自反馈
段凌颖:整体结构能够把握住,层次还是比较鲜明的。还是感觉自己说的话太多,很多地方应该放开让学生自己去探索。
李敏:本课内容比较多,主要是概念的理解,学生在书的组成表述还是不够理想。练习速度太快,还是应该让学生想一想有一个回顾的过程。
钮丽英:我这堂课是一堂20以内的进位加法,是第一次接触的到“凑十法”这种算法。对算理的理解和算法的形成这一块层次性还要加强。多让学生说说。特别要利用学生的生成资源进行对“凑十法”这种计算方法的强化。
二、 大家相互提出修改建议
钮丽英:段老师这堂课其实在设计和流程上已经没有什么问题,要加强的是对学生生成的资源加以利用,然后去强化线段这一概念的巩固和认识。李老师这堂课是11-20的认识,是本册的难点。“10个一就是一个十”“2个十是20”以及数与数之间的联系都是很难去用语言向学生描述。这次的设计非常巧妙,层层深入,在情景中渗透知识点。不过希望老师能够放慢节奏,让学生有一个思考的时间。
殷丽:段老师这堂课我也上了,我就是对最后一题提出自己想法,就是5个点,两点之间连接一条线。必须两种围法都让学生掌握吗?
陈敏:我也要这种想法,我们班的学生大部分都是用的先连外围,再连里面的方法,说明学生容易掌握这种方法 。
李敏:两种连发,不是说都要掌握,不过都要让学生知道,然后后让学生自己选择自己比较容易掌握的。今天钮老师这堂课我觉得其他地方不需要修改非常好 ,就是在计算的时候,先算什么再算什么语言的组织再想想,能不能让学生更极容易表述。
三、 对课件的修改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潘家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雪堰镇潘家兴政路200号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123号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