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教育科研>>学科建设>>数学
中年级教研组活动记载3
发布时间:2016-03-18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蒋芬

 

中年级数学 教研组活动记载3

时间:16.03.17
地点: 三年级办公室
活动内容: 听课评课及理论学习
参加对象: 中年级数学老师
活动目的:合作学习的实质是什么?
活动过程:
一、观摩蒋芬老师的随堂课《三位数乘两位数
二、公开课研讨
1、蒋老师公开课的设计意图。
2、其他教师评
三、理论学习《合作学习的实质是什么?》 
在实践中许多教师常常认为合作学习就是把学生按一定标准编成小组,然后要求一个小组解决一个问题或完成一项任务。但事实上,简单地把学生安排在一起并不是合作学习,真正的合作学习必须具备一定的要素。国外著名的合作学习研究专家认为,任何一种形式的合作学习,有5个要素是不可缺少的:(1)积极互赖。要求学生知道他们不仅要为自己的学习负责,而且要为其他同伴的学习负责。(2)面对面的相互性促进作用。要求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学习相互促进彼此的学习成绩。(3)个人责任。要求学生必须承担一定的学习任务,并要掌握所分配的任务,分工明确,责任到人。(4)社交技能。要求教师必须教会学生一定的社会交流技能,进行高质量的合作。(5)自评。要求合作学习者定期评价合作学习的情况,检讨合作学习方法与效果。[4]在这些要素中,笔者认为有两个要素是关键的:积极互赖和个人责任。所谓积极互赖其实是一种心理的倾向,是不同学习者知觉到为了完成某项任务,必须相互合作,个体的成功有赖于他人或整个小组的成功,若他人或小组失败,自己也就失败,从而使学习者认识并体验到自己与他人或小组成员之间合作的重要性。所谓个人责任是指每个学习者与他人或小组成员在学习过程中都尽到自己的责任,都必须为别人或小组成员贡献自己的力量,并且这种责任和贡献必须能得到确认和评价。不同的学习者之间,或两人、或一个小组、或一个集体,只要存在着积极互赖的心理倾向,并且每个成员的个体责任都能得到实现,就可以开展合作学习;反之,如果缺少这两个关键要素,任何形式的学习都不能称为合作学习。在笔者的课堂研究中,发现正是因为缺乏这两个关键的因素,使课堂中的同伴互助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全员合作教学中产生了许多问题。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潘家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雪堰镇潘家兴政路200号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123号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