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 教研组活动记载(七)
时 间
|
13.5.20
|
地点
|
六办
|
活动内容
|
学习研讨
|
参加对象
|
全体英语教师
|
||||
活动目的
|
1、制定各年级复习计划
|
||||
2、研讨英语复习课教学策略
|
|||||
活动过程:
一、明确本次活动的目的和意义
二、制定各年级复习计划
三、四、五年级在六·一前尽量结束新课教学,之后进入复习阶段;六年级从本周开始进入复习阶段。要求以备课组为单位制定详尽的复习计划,就语音、词汇、语法、话题、结构、功能等多方面进行专项练习,罗列出各个单元的知识点进行相应的归类梳理,同时要注意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学习策略的指导,尤其是高年级学生要逐步引导其对所学知识进行自我总结和归纳,建构适合自己的知识网络,形成有效的复习方法,以提高复习效率。另外,尤其要注意后进生的重点辅导,提高及格率、降低低分率。
三、研讨英语复习课教学的策略
复习课有别于新授课、练习课,其基本任务是“抓住双基串成线,沟通联系连成片,温故知新补缺漏,融会贯通更熟练”。成功的复习课不仅应该使教学任务得到进一步落实,而且应该向学生提供积极参与、自主探索、能力提升、心灵交融的平台。
(一)从单一走向重组
《牛津小学英语》(译林版)的复习单元大多是以练习形式呈现的。教师在设计复习课时,不能只想着如何去完成这些练习,而应该思考如何用好这些板块,把这些内容作为复习课中的资源,为复习课中学生的听说读写服务。新课程倡导教师“用教材”而不是简单地小学英语“教教材”。教师完全可以而且应该根据学生的情况来处理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对教材进行重组和整合。
(二)从零碎走向综合
在复习课中,教师常常为了达成教学目标而设计了诸多任务,但是任务之间又缺少必要的联系,从而使话题过于零碎,学生使用的语言支离破碎,无法实现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培养。在这种情况下,需要教师用一条线索把这些零碎的话题串联起来,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1、以话题为主线
2、以人物为主线
3、以人物为主线
(三)从陈旧走向新颖
在复习课上,学生有一个明显特点:虽然他们已经学习过这些知识,但学生之间的学习存在着差异。有的教师在上复习课时把新授课用过的环节直接挪用过来,使得学生不想再听。在设计复习课时,教师要注意创新,给学生新的感官刺激,吸引学生的眼、耳、脑,使整个复习过程充满悬念、充满挑战。
1、新的教材
2、新的情境
3、新的呈现方式
(四)从书本走向生活
在复习课中,我们不能把语言形式的认知作为主要教学目标,应该更多地创设任务和活动,促使语言知识学习向语言知识运用的转变;我们也不能还让学生停留在书本的学习模仿上,而应该向生活中真实交际运用拓展和延伸。比如,上例中提到的让学生比较自己的变化、学校的变化、城市的发展等,都是结合学生生活的延伸。
(五)从接受走向自主
由于生活经历不同、知识经验不同、认知水平不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各种各样的个体差异。如果教师过多地预设,必然会使复习课在狭隘的通道中行走,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形成。学生是复习过程认知活动的主体,我们应该把复习课的自主权还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在复习课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复习的主动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