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 教研组活动记载(八)
时 间
|
13.6.5
|
地点
|
六办
|
活动内容
|
学习研讨
|
参加对象
|
全体英语教师
|
||||
活动目的
|
1、交流各年级复习计划
|
||||
2、研讨英语复习课教学策略
|
|||||
3、关于课题实施情况的反馈
|
|||||
活动过程:
一、明确本次活动的目的和意义
二、徐惠仁主任关于课题《基于师生主动发展重建学科教学常规的行动研究》再剖析
(一)基本认识
1、含义——什么是教学常规?
◆常规:是通常的、一般的规则,是基本的、具体的行为要求。
◆教学常规:是学校日常教学工作的基本规则,是对教师日常教学工作和教学行为的基本要求。
既有基本理念要求,又有具体行为要求。
2、意义——为什么要有教学常规?
◆是加强教学管理的重要基础。
教学管理,不只是下达目标,评价结果,更重要的是落实教学常规,强化过程管理。
◆是规范教学行为的重要保证。
◆是优化教学评价的重要依据。
教学评价、教学工作评价,不只是看学生考试成绩,必须重视过程评价,考察教学的方法与效率。
◆是推进教学改革的重要抓手。
常规体现教改目标,以落实常规推进教学改革。
规则、约束,让你飞得更高!
为何要重建?
1991年,常州市教研室制定和印发《常州市中小学学科教学常规》。1993、1999年进行了两次修改。2003年根据新课程的新理念,再次进行修改,并将学科教学常规改名“学科教学建议”。
实施新课程以来,许多学校制定了本校的教学常规。
主要问题:
行为要求不够具体;缺乏学校个性化设计;
滞后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
因此,难以落实,难以发挥引领作用。
3、原则——必须坚持哪些原则?
◆坚持以生为本:
着眼学生发展;
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尊重学生人格,维护学生尊严;
尊重学生个性,维护学生权益。
◆ 引领主动发展
共性与个性相结合,规范与创新相结合。
学校制定统一的教学常规,各学科、各位教师可以在实践中创新,既遵循基本要求,又关照学科特点和个人的教学风格。
◆讲究科学规范
科学合理,既体现先进教育教学理念,又基于本校教学实际和教改目标。
规范具体,既提出总体要求,又描述具体的教学行为。
二、主要内容
(一)教学原则
教学过程中的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如:
主体性——着眼学生发展,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思想性——渗透思想教育,重视价值引领。
人文性——弘扬人文精神,体现人文关怀。
过程性——尊重规律,循序渐进;重视教学活动过程本身的价值。
公平性——尊重每位学生,平等关爱每位学生。
(二)教学准备
研读教材,研究课标;
研究学生,分析学情;
(学生的认知基础、生活经验、身心特点)
教学设计(备课);
(教学设计的目标要求、工作要求)
课程资源;
(教学材料、教学手段、实验活动的准备)
想一想:你的课前研究深刻吗?教学准备充分吗?
(三)教学过程
1、课前学习的组织与指导
预习、晨读、课前实践活动等。
明确任务、指导方法、及时总结评价。
2、课堂教学的组织与展开
课堂教学结构模式的要求、活动细节的要求。
3、课后学习的组织与展开
总结反思、作业练习、实践活动、课外阅读等。
明确教学要求和工作要求。
4、个别辅导的组织与管理
课外个别辅导的教学要求、工作要求。
辅导的对象、内容、方法、时间等。
5、学习评价的设计与实施
优化学生学业的检测评价(设计、批阅、反馈、评析)
重视学生学习的过程性评价(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观察、评价和指导)
想一想:
我们的教学过程真实、扎实、灵动吗?
我们的每项教学活动都有意义吗?
我们的教学行为真诚、负责、智慧吗?
(四)教学反思
对教学过程的总结、分析和行动跟进。
教学反思的行为要求、工作要求。
想一想:
我们对自己的教学活动、教学行为真正总结反思、分析得失了吗?
附:
研究制定本校学生的《学习常规》或《学习行为规范》。
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行为提出明确具体的基本要求,以此帮助学生培养良好学习习惯,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n 学生课堂学习行为:
1.课前必须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预习、收集资料等课前学习任务。
2.上课前必须整理好课本、笔记本及相关材料。一上课就打开课本。
3.上课时必须精神饱满,思想集中。
4.回答提问、发表意见、提出疑问等,必须主动举手。在发言结束后自己坐下。
5.发言、提问等,必须高声讲,用普通话讲。
6.其他同学交流发言时,必须静心倾听,认真思考。
7.老师提出问题后,必须自觉看书、思考,或参与同伴讨论。
8.课堂上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对不明确、不理解的必须及时提出。
9.老师讲解时,必须认真听,同时注意看书、记笔记。
10.下课前或下课后,必须抽时间及时对一堂课的学习活动进行总结反思,对所学内容进行梳理归纳,发现问题必须及时提出,或作好记录。
教师课堂教学行为:
1.上课时必须提前进入教室,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
2.教学过程中必须精神焕发、富有激情。做到有动有静,有张有弛,有严肃有笑声。
3.教学过程中必须关注全体学生,根据学生的神态及时发现问题、揭示问题。
4.呈现问题情境后,给学生静心看书、思考的时间,给学生相互交流、议论的自由。
5.学生发言时认真倾听,不随便插嘴。学生发言后及时与以评价和指点。
三、重点工作
1、认真学习有关文献
学习理论文献,确立先进的教育理念。
学习他人经验,吸收优秀成果。
2、总结分析已有成果
确立本校的教学主张和教改目标。
分析本校、本学科多年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所取得的成果与经验。
3、研究制定具体条文
在学习研究的基础上,学校制定总的教学常规,根据学校教学常规各教研组形成本学科的教学常规。
4、认真组织分步实施
以教研组为单位,选定重点,付诸行动,分步落实。
学校加强宣传动员,加强督促指导。以落实教学常规优化教学管理,推进教学改革。
5、积极改进教学评价
依据教学常规建立教学过程性评价机制,以过程性评价促进教学常规的落实,教学行为的优化。
6、善于总结成果与经验。
善于总结经验,提炼思想,形成自己的主张和特色。
伟大的思想只有付诸行动才能成为壮举。
──英国 威·赫兹里特
行动,就有收获!坚持,才有奇迹!
相信种子,相信岁月!
──新教育实验经典话语
三、各备课组交流年级复习计划和复习策略
四、学期总结工作
1、各教研组成员长传公开课教案、反思和个人小结至课题网站;
2、统计本学期个人所获荣誉;
3、撰写相关论文和案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