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 教研组活动记载(二)
时 间
|
15.9.14
|
地点
|
六办
|
活动内容
|
学习研讨
|
参加对象
|
全体英语教师
|
||||
活动目的
|
1、学习区小学英语中心教研组成员会议精神,明确本学期重点工作;
|
||||
2、明确我校英语教研组学期工作重点。
|
|||||
活动过程:
一、宣布本次活动的目的与要求。
二、学习区小学英语中心教研组成员会议精神,明确本学期重点工作
(一)市、区学业检测、监测的关注与重视
不恐慌、不紧张 理性与淡定
1.把握要求
三要素:课标 教材 学生
课标为依据 教材为内容 学生为核心
小学英语教学评价应以本标准和平时的教学内容为依据,以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为主要目的,采取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具有多样性和可选择性的评价形式。
小学阶段的评价应以形成性评价为主,重点评价学生平时参与各种教学活动的表现。小学中、低年级的终结性评价应采取与平时教学相近的、生动活泼的形式。
小学高年级的终结性评价也应主要采用与平时教学活动相近的方式进行,合理采用口试、听力和笔试相结合的方式,考查学生基本的理解和表达能力,重点考查学生用英语做事情的能力。
形成性评价是日常教学中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和实施的评价活动,其首要目的是促进学生学习,核心是通过不同形式的反馈给学生提供具体的帮助和指导。
形成性评价应坚持激励原则。形成性评价可采用多种方式,如测试与非测试、教师评价、个人自评与学生互评相结合。终结性评价是在一个学习阶段结束时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如期末考试、毕业学业考试等。终结性评价主要检测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程度,包括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五个方面。
终结性评价应根据教学的阶段性目标确定评价的内容和形式,可以包括口语、听力、阅读、写作和语言知识运用等部分。口试要重点考查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交际策略的运用。听力部分应着重考查学生理解和获取信息的能力,避免单纯辨音题等脱离语境的题型。阅读和写作部分主要考查学生理解真实语言材料和表达真实思想的能力。
对语言知识的考查应着重考查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不应孤立考查知识点或对知识的机械记忆。终结性评价应将知识与技能的评价有机起来,着重考查学生在具体语境中运用英语的能力,渗透对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的考查。
考试形式应灵活多样,合理配置主观题和客观题。小学的终结性评价应充分考虑小学生的认知特点,选择恰当的形式和内容,做到简明、实用。教学与评价都是英语课程实施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是培养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关键环节,评价是及时监控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
坚持以考查语言运用能力为主的命题指导思想,使教学始终着眼于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关键词:教材 形成性评价为主 终结性评价 语境中运用英语 口语、听力、笔试(语言知识运用、阅读、写作)命题指导思想(语用能力)
2.考查形式与内容
与省、市考查形式一致,依据教材,而不拘泥于教材。
口语测试 听力 笔试
3. 参照试卷
三份试卷:
(1)省期末样卷:
形式有口试;听力;笔试(听力占30~40分);着重语言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考查,考查面广,考查形式多样;机械性的题型占一定比例;学校都能适应;可以略增加些能力要求。
(2)市监测试卷(学科关键能力测试?):(2014年四年级,2015年六年级)笔试形式,无听力与口语;着重语言知识的运用,阅读与写作所占比例较大;阅读题量大、要求高,其中读图题较多,图不够清晰,且超出学生生活实际;部分学校较不适应;但有许多借鉴的地方。
(3)区毕业试卷:(2015年)
笔试形式,无听力题型;着重于语言知识的运用,语言知识都在语篇中考查;有些知识的考查可简单些,不应人为设置“陷阱”。大部分学校能适应;在语境中考查学生语言运用能力;方向引领,加强听力考查。客观、公正评价试卷
教师应具备命题与命题评价的能力
教师应是教学评价的主体,自主、权威
提升教师的课程领导力
三、我校英语教研组本学期组要工作安排
1、举行三四年级英语整班朗读和口语交际比赛:整班朗读某一单元的Story time及Cartoon time,任意抽取五组学生进行话题表演,评出团体优胜奖;
2、举行三年级字母过关测试;
3、每位老师执教公开课;
4、做好“基于师生主动发展的重建教学常规的行动研究”英语子课题的结题准备工作。
5、参加市区小学英语教师基本功竞赛(汤凌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