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教育科研>>学科建设>>其它学科
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体育等条线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2013-01-11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秦旭峰

 

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体育等条线工作总结
武进区潘家小学 秦旭峰
本学期,在校领导的关心和信任下,我到教导处做协助工作,分管体育、少年宫建设、“三节”(本学期开展了体育节和科技节)活动、校本课程及教学资料管理工作。我们教导处在校长室的正确领导下,积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积极学习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新的课程标准,积极实践课程改革,全面深化素质教育,以更新观念为前提,以提高师资整体素质为核心,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重点,为教师、学生服务,以务实、创新的工作作风,加强教学研究,不断解决教学中的新问题,努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活动,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现针对我分管的条线工作做如下总结:
一、加强学习,凝心聚力,转变教学观念,扎实搞好学校体育工作。
1、立足校本培训,全员参与。重点学习《江苏省健康促进条例》《潘家小学三年主动发展规划》、《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估细则》、《小学体育课程标准》等文件。学习时做到了学习时间、学习内容和中心发言人三落实。通过学习,明确体育课程的指导思想、教育观念、改革目标和任务,相关政策和措施以及教材教学的具体操作等。
2、优化教学管理,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1)、抓体育课堂常规,促进管理更加规范
本学期我校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开齐开足各类课程,严格遵守学生在校六小时,保证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加强体育课程计划的执行和管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本学期突出了体育教学管理中的“三抓”:一抓备课二抓上课三抓缺漏。
(2)一学期来,全校体育专兼职老师在课堂教学中,狠抓基础知识教学,在提高学生运动能力的同时,没有放松体育技能的指导,稳扎稳打,学生的素质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2012年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施行面100%,优秀率45.06%,合格率99.37%,学生体检合格率100%,新增近视率控制在2%以下。
(3)积极组织学生参加教育主管部门主办的竞赛活动,发现与培养有特长的学生。本学期参加了武进区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获团体小学甲组第二十名,总分40分。为配合学校棋文化特色教育,还经常组织学生参加非教育主管部门主办的体育比赛,如:常州市少儿围棋定级定段升段比赛、苏锡常象棋特色学校交流活动等。
(4)加强体育课程的实施研究,积极探寻“有效教学”的途径。本学期我们教研组针对《江苏省第十二届健康知识竞赛》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等工作,组织专职教师健康课的教学研究活动,秦旭峰、蒋映、张瑞杰、王东明执教相应年级的健康公开课,研究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健康意识和行为习惯。王安石老师执教本学期校级体育公开课,研究如何使学生有效掌握体育运动技能。并且大家都能认真听课和组织讨论。本学期组织教师参加了坂上小学的片级体育教研活动,奔牛实小的学科教研观摩活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在此基础上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能力与教学艺术。
3、抓好“两课两操大课间”和课外体育活动,组织多项小型竞赛,彰显师生活力,有效增强了师生体质和各项运动技能的提高。学校体育工作面广量大,我们体育组有较强的团队合作意识,每位成员有较高的集体荣誉感。在分管校长胥志东的带领和指导下,制定了学校大课间活动方案、安排表、体育活动安排表、学生体育艺术2+1实施方案等。并把大课间活动作为重点突破口,落实好各年级段的活动内容和练习场地,每一个年级都有专门的体育技术指导老师,学校开展的各项体育比赛均提前一个月发布通知和竞赛规程等,指导各班在大课间等时间上进行练习,督促各班正常开展各项活动。为了营造活动氛围,我们开展了多项小型体育比赛,配合德育处进行了眼保健操比赛,阳光日记征文征集,健康板报比赛,提高了学生的锻炼热情;配合学校工会组织教职工趣味运动会;开展了一次参与人数最多校冬季三项赛。老师们和同学们都能积极参与,彰显出校园活力。
4、加强体育教研组建设
教研组建设注重了课题研究与教研活动相结合,教学理念与教学实践相结合,教研活动与培养新教师相结合,努力做到教研活动经常化、专题化和系列化,促使教研组建设上一个台阶。教研组长能认真做好四项工作:①期初制定好教研计划。②切实开展好教研活动。③适时进行反思与总结。④平时注意资料积累,归类整理。
二、“三节”活动初见成效,体育节、科技节成为校园生活的亮点。
1、体育节:10月份,我校“未来之星,在阳光下成长”体育节正式启动到 11月15体育节决赛阶段举行开幕式,11月29顺利闭幕。历时一月有余,本届体育节以“我健康、我运动、我快乐”为指导思想,是一次组织严密、隆重热烈、圆满成功的体育盛会。全校师生热情高涨,积极投入,体现了较高的体育素养与竞技水平。可以说:学校提供了一方舞台,学生在舞台上充分展示了自我的活力与体育才华;学校营造了节日的气氛,学生在体育节中真正享受到了体育的精彩、学习的乐趣。这是我校全体师生对体育的热情,是在潘家小学这方沃土上的最佳体现。
2、科技节:为了推进我校的科普教育工作,我校在12月3日至12月7日举行了为期一周的“科学技创造未来”主题科技节各项目决赛现场展示,旨在培养学生科技创新意识和动手实践能力,进一步发扬我校积极推进科普教育的优良传统。本次大赛得到了学校的领导的大力支持,学校在11月19日就召集教导处、科学组商量确定科技节活动方案和项目设置,各班认真培训和选拨了两周。比赛期间校领导非常关心比赛进程,每场比赛都亲临现场,全体学生都积极地参与了此次活动。
三、加强少年宫建设,切实提高兴趣小组活动质量
为了培养学生兴趣爱好,发展学生个性特长,有效推进学校体育艺术2+1工程。其乐乡村学校少年宫于今年5月在我校孕育而生,少年宫组建了多个兴趣小组。通过开展活动,使每一个学生在学好文化基础知识的同时,至少发展一项特长。少年宫为学生发展搭建平台,设立围棋、数棋、象棋、合唱、舞蹈、书法、烙铁画、鼓号队、文学社、科技、田径、儿童画、电脑绘画、小记者工作站等兴趣小组,落实教师、学生、器材、场地、时间、内容等。
四、校本课程循序渐进、逐步完善。
在学校棋文化课题组的计划安排下,每周一节棋类校本课于9月进入学校课程,一至六年级实行走班教学,学生选择喜欢的棋种报名参加相应班级的学习。每个棋种都由棋文化和棋艺两部分组成,在暑期由吴新民、蒋芬、秦旭峰三位老师编好了第一册的教材,同时集体备好教案,在学期上课的过程中逐步修改和调整。经过一个学期的教学尝试,学生大多表现出兴趣高,反响好。学生们在空闲的时候时而也下下棋,切磋棋艺,交流感情。本学期,秦旭峰老师在10月份执教围棋文化校本研讨课,吴新民老师在12月份执教国际数棋校本研讨课,均受到好的评价,也提出了值得研究的问题。期末校本课任课教师都认真做好了学生的考核评价工作。
五、问题与思考
1、学校体育工作还没有进入良性运作,如:大课间内容的创新编排;雨天大课间学生活动安排;广播操的质量保证;广播操旗语评价的促进机制;体育比赛的准备和协调机制;体育教研组还要发挥更大的效率,还没有真正起到指导和培训作用。体育运动队单一,训练时间不能保障,运动员的选拨机制不健全,成绩还不够理想。片内和区内运动队设置情况不清楚,主动了解意识不够,造成“闭门造车”,不进则退。
2、少年宫兴趣小组活动还算正常,但目标不够明确,学员的信息和资料做得不够。
3、体育节和科技节的宣传工作还没有到位,活动项目还要进一步挖掘和拓展。老师们对活动的关注程度不够,还没有合理运用学校网站资源的习惯。
4、校本课程师资培训不够,教材编写组力量不够,课题组学习不正常,走班秩序有待改进,棋具使用要规范,课堂组织还要想办法。
六、建议和策略
我认为本条线工作只要准备充分,理清思路,肯定能得到完善的。
1、学校运动队建设:加强信息沟通,开发更多适合我校的项目,如:持球协作跑、游泳、球类、健身操等。合理安排训练时间,形成运动员选拨的良性机制,建立运动员档案,要营造氛围,让学生和家长认为参加学校运动队为荣。和家长做好沟通工作,取得家长支持。各年级体育指导老师按年龄项目选好田径运动员,做好三级梯队的工作,先进入选拨梯队,有一定成绩进入正式队员,对运动员实行升降制度,每月进行资格测试,能者升级,负者降级。组织开发校园体育吉尼斯,积极申报常州市校园体育吉尼斯和其他项目的挑战指导。
2、少年宫建设要为学校社团建设提供人才,各兴趣小组要协调好学生,最好不兼项,不能避免重复就要岔开培训时间。教师要了解学员的学科学习情况,做好思想工作,多鼓励。了解学员的接送方式,和家长做好沟通。
3、提高教师主观能动性,实行绩效考核制度,关注各种活动信息。积极组织学生训练和选拨工作。
4、加强棋类教师培训,增加教材编写组力量,课题组要开展实效活动。
新的一年即将来临,我们将与时俱进,开创条线工作的新局面,争取更好的成绩。
2013年1月11日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潘家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雪堰镇潘家兴政路200号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123号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