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教育科研>>学科建设>>其它学科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学校体育工作会议记录(1)
发布时间:2013-09-05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秦旭峰

 

会议时间:2013年9月4日
会议地点:学校支部会议室
参加对象:校长室、教导处、全体体育教师
主 持 人:秦旭峰
会议记录:张瑞杰
会议过程:
一、张瑞杰汇报参加武进区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培训情况
1、时间紧,任务重,测试时间为:2013年9月1日至2013年10月13日。
2、测试内容:
组别
测试项目
小学一、二年级
身高、体重、视力、坐位体前屈、50米跑、1分钟跳绳
小学三、四年级
身高、体重、视力、坐位体前屈、50米跑、1分钟跳绳、1分钟仰卧起坐
小学五、六年级
身高、体重、视力、肺活量、坐位体前屈、50米跑、400米跑(50米×8往返跑)、1分钟跳绳、1分钟仰卧起坐
说明:凡测试项目后未注明性别的,男生、女生都测。
3、数据上报流程
4、传达基教科王为民副科长讲话:思想重视、全面准确、数据真实;五月份两条一规评比;特色学校评比工作;校园体育之星评选;常州市校园体育吉尼斯;年会论文评选情况(10月10日截止);9月底区田径运动会;常州市第14届运动会武进参赛情况汇报;落实课程计划,重视课堂质量;关注大课间和体育活动;安全工作放在首位。
二、王安石作新学期学校体育工作重点布置
开学前:(8/28--9/1
1、学年教学计划、学期教学进度计划、单元教学计划、课时计划的准备。
2、第一周上课教案,集体备课后的执行教案的确定。
3、全校升旗队形、广播操队形、出操队形站位安排(与教育处协商)。
4、检查体育器材设备(及时上报需要修理和添置的器材设备)。
9月份:
1、认真开展教研活动、集体备课活动,确定各项职责。
2、参加区田径比赛报名工作。
3、根据上级主管部门的活动安排确定各训练队的人员安排;组建学校各运动队,制订训练计划,建立运动员档案,对校各运动队队开展训练。拟定校内体育竞赛计划。
4、参加区田径比赛.
5、筹备校田径比赛及师生趣味运动会。
6、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并对规定项目进行测试。
10月份:
1、筹备体育节:田径比赛、师生趣味运动会、广播操比赛,组织报名工作。
2、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对规定项目进行测试完毕,并进行数据统计。
3、校内教研活动、备课活动。
4、开展田径比赛、师生趣味运动会、广播操比赛。
5、《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数据录入。
11月份:
1、校内教研活动、备课活动。
2、月初课间操换冬季长跑着手准备。
3、中旬冬季长跑开始。
12月份:
1、下发冬季三项赛比赛通知。
2、举行冬季三项比赛。
3、校内教研活动、备课活动。
1月份:
1、学生体育课成绩考核结束,成绩录入,数据分析。
2、上报各班体育课成绩及各项竞赛成绩,有关资料归档。
3、各运动队期末总结。
4、体育教研组工作总结。
三、秦旭峰谈《抓好学校体育工作,全面提高学生身体素质》。
体育教学工作已成为一所学校工作的重点内容之一,这已毋庸置疑。学校领导严格遵照《国家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中小学体育教学课程标准》、《江苏省学生体质促进条例》、《潘家小学学生体艺2+1实施方案》、《潘家小学校园体育吉尼斯实施方案》的指示精神,制定学校体育活动计划,规范体育课堂教学,开展好大课间、课外体育活动,保障师生每天锻炼一小时。注重发挥学校、社会、家庭三方面力量,并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综合推进学校体育教育。
1、学校体育应关注学生身体素质,重视课的运动负荷及运动技能指导。
2教研组能根据本组的情况制定相关的学习内容。如:对教师而言,体育课如何做到有教无类、如何做到因材施教”“寓教于乐教学相长等。认真组织体育小课题《利用趣味体育课堂,促进学生心智发展》的研究和实践,从多方面、多渠道关注教师的学习,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
3加强大课间校本化研修和设计,使体育活动向特色发展。
4本学期体育节将结合校园体育吉尼斯学生体育技能测试学校棋文化特色和传统田径的项目进行早设计、早安排,注重活动过程,力争使项目有趣味,有意义,有挑战。使师生们都能达到劳逸结合,强身健体。
5、做好运动队的常规训练(包括田径、持球协作跑、象围棋、健美操、绳毽中长跑等)
四、主持学校工作的胥志东校长及分管校长秦勇作新学期指示
1、体卫艺占学校工作三分之一的分量。
2、术科教师指导学生更有成就感。
3、重视自身修养和业务提高。
4、肯定体育组教师的工作作风和热情。鼓励大家再接再厉,谱写新的篇章。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潘家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雪堰镇潘家兴政路200号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123号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