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教育科研>>学科建设>>其它学科
综合实践活动教师手册
发布时间:2014-01-21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汤凌云

 

武进区潘家小学
 
 
综合实践活动教师手册
 
 
 
班    级  3),4
 
负责老师     汤凌云        
 
 
 
二0一
 
 
 
 
 
综合实践活动学期活动计划
 
班级:  3),(4)班       指导老师:    汤凌云            
 

指导思想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实践性的综合课程;我们将始终着眼于发展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素质,开发人的潜能,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和谐的、充分的发展为宗旨。以活动为主要形式,以实践为主要环节,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在“做”、“考察”、“实验”、“探究”、“设计”、“制作”、“想象”、“反思”、“体验”等一系列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进而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总之,通过各种途径和有效的实践方法,学生真正得到综合素质的提高,使新课程健康、快步的发展。
本学期
重  点
    学生能明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目标,在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深切的体验,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团队合作意识,从而进一步加强人际交往的能力。  
 
 
 
月份
活  动  安  排
线活动:班级吉尼斯   
短线活动:爱心天使在行动  
长线活动:生活中的一次性物品
短线活动:无土栽培 
十一
长线活动:生活中的一次性物品
短线活动:走进电的世界 
十二
长线活动:生活中的一次性物品 
短线活动:科学使用家电  
 
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考核  
“综合实践活动档案袋”的整理工作  
 
                                               
 
 
 
 
 
 
 
 
 
 
 
 
 
 
 
 
 
综合实践活动方案(长线活动)

所在班级
3)班
活动时间
10月1-12月1
活动内容
生活中的一次性物品
活动形式
上网、查阅书籍、调查访问、制作标本
指导老师
汤凌云
 
 
 
一、活动名称生活中的一次性物品
二、活动背景
    现代生活中充斥着许多一次性用品:一次性餐具、一次性桌布、一次性牙刷、止尿布、塑料袋……一次性用品,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短暂的便利,确实生态环境付出了高昂的代价;他们加快了地球资源的耗竭,同时也给地球带来了垃圾灾难。让我们摆脱“一次性消费”的诱惑,少使用一次性用品,多使用耐用品,走进多次使用和永续发展的时代。
    如今,环保理念已日渐深入人心,可生活中环保行为的落实却往往不尽如人意,一次性用品的大行其道便是最明显的表现。许多人明知这是一种资源浪费,却依旧对它难舍难弃,这些发人深省的事实为学生的活动提供了广泛的素材。 
三、活动时间:201310月——201312
四、活动目标
   1、通过走访、调查、上网等多种方式认识“一次性”包含哪些内容,在给人们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问题和危害,以及应采取的对策和方法;
   2、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索和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社会实践能力;
   3、通过这次活动,使学生学会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关注家园;
   4、通过这次活动,使学生能就日常生活常见的事物进行辩证思考,激发环保意识,从小培养社会责任感。
五、活动过程 
第一课时:动员准备阶段
1、讲述: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人们被眼前出现的一幕幕情景所震惊:公路沿线两旁满地被丢弃的盒盒袋袋、瓶瓶罐罐,一眼望不到边际;隆冬季节,光秃的树枝上挂满白色的塑料袋和塑料薄膜,被狂风吹得飘飘扬扬,哗哗作响,如同招魂的白幡,而在车站,码头或是闹市街头,扔在地上的一次性塑料饭盒令人触目惊心。春季的郊外在才发有新绿的庄稼地里,星罗棋布地撒满了白色地膜和废弃塑料袋,使踏青的人们多了一份无奈而少去了春日踏青的情趣。所有这一幕幕的情景预示着“白色污染”已悄然来临,同时也唤起人们对“白色污染”的防治意识。
2、学习新课:
(1)、看报道,初步感知什么是“白色污染”及其危害
       在确定课题之后,一些学生对主题的实践研究已经有了一定的构想,然而要想让学生在活动的整个过程中围绕关键问题有效地展开研究,还必须让他们对自己所研究课题的范畴有一定的认识。于是,让孩子看了一则报道:“白色污染”对人类的伤害究竟有多大?所谓“白色污染”,是人们对塑料垃圾引起环境污染的一种形象称谓。它是指用聚苯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等高分子化合物制成的各类生活塑料制品被使用后所弃置的固体废物。由于随意乱丢乱扔,并且难于降解处理,对城市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据报道,非降解塑料制品在生产、使用、回收等环节都存在严重问题,首先,一些发泡性塑料制品在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发泡剂,破坏大气臭氧层,有的还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有些人用这种塑料制品盛装食物,有的商家甚至把做好的热饭倒入塑料袋让消费者带走食用,而当温度达到65℃以上时,塑料袋中的有害物质就会渗入食品中,对人的肝脏、肾脏、中枢神经等造成损害。如果在使用后随意丢弃,还会造成严重环境污染,入土掩埋很难降解,有的甚至在土壤中会存在100年以上,对土壤和地下水造成持
久性的污染。
2)、收置收集资料:
      搜集的资料内容:
     (1)什么是“白色污染”?
     (2)搜集、查找关于“白色污染”危害的资料;
     (3)查找有关治理“白色污染”的方法;
提出要求:同学们在资料收集的过程中要通过自己的整理有效的把内容呈现出来,以供大家查阅。
3、时间安排:课余时间和周六、周日。
4、教给获取资料的方法。合理分工,搜集资料;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分别到图书馆、书店、访问调查以及上网查找、搜集资料。
第二课时:自主研究阶段
教学重点和难点:搜集和整理资料;学习处理调查数据。
一、组织交流研究。
       先让孩子们再一次对自己的资料进行整理,再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个问题分列站好,即自由分组。在新的小组中,孩子们即享用了别人的资料,也把自己收集到与研究问题无关的资料提供给了别人,
二、小组组织学习。
       因为资料得到了新的重组,各组便推选出组长组织学习,并填写了小组进一步的研究计划:
(说明:此计划表不仅让同学们的学习研究有组织、有计划的开展下去,更指明了研究结果的展示需要提前筹划和准备,即“汇报方式”的讨论与实施。另外,各小组每几人负责一项任务,表中“态度与效果”即是在小组成员任务完成以后,本组同学给予的一个过程性评价。)
三、汇报评价
1、启发:在这次“白色污染”的调查活动中,同学们都非常认真紧张地准备着,下面就请各小组将自己的收获说出来与大家分享。
2、同学汇报材料,师生评议。(同学的汇报形式多样,有展示图片、照片的,有文字、数据资料的,也有自己的体会感受的……)
3、小结、表扬好的方面,指出需改进的地方。
第三课时解决问题阶段
教学重点和难点:提高实践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提问及讨论:
1、什么是白色污染?
       随着科学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塑料制品的用量与日俱增。塑料制品的在大量使用,大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质量,方便了居民的日常生活,在快节奏的时代提高了工作效率。但是,这些塑料制品尤其上大量的废旧地膜,包装用塑料袋和一次性塑料餐具,在使用后被抛弃在环境中,给景观和生态带来了很大破坏。由于废塑料制品大多是白色,废塑料对环境的污染称为“白色污染”。
2、“白色污染”的危害?
      “白色污染”做为环境污染的一个组成部分。由于其本身的性质和特殊的来源,对环境主要有两种危害,一种是视觉污染;另一种是潜在危害。视觉污染是指散落在环境中的废塑料制品对市容、景观的破坏,在大城市、旅游区、水体中、铁道旁散落的废塑料给人们的视觉带来不良剌激,影响城市、风景点的整体美感。潜在危害是指废塑料制品进入自然环境后难以降解机而带来的长期的深层次环境问题。第一,废塑料制品混在土壤中影响农作物吸收养分和水分。第二,抛弃在陆地上或水体中的废塑料制品,被动物当作食物吞入,导致动物死亡。在动物园、牧区、农村、海洋中,此类情况屡见不鲜。第三,进入生活垃圾中的废料制品很难处理,如果将其填埋,由于其化学性能稳定,自然降解需用100——200年的时间,会长时间占有土地。
3、治理“白色污染”的方法?
       目前,国内外治理白色污染的方式主要有四种:即,填埋、焚烧、回收利用和使用可降解塑料制品。这些方式每一种都有效果,但至今尚没有一个公认的能够彻底解决问题的方式,而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塑料制品的消费量会逐渐增加,怎样减少“白色污染”已摆到了各级政府的议事日程,杭州是我国最早制定有关防治“白色污染”的城市,之后,武汉、哈尔滨、福州、广州、厦门、宁波、汕头、天津、上海、沈阳、呼和浩特等城市,都相应地出台发有关防治“白色污染”的文件。从“白色污染”现状和管理工作存的问题出发,防治“白色污染”应实行“以宣传教育为先导,以强化管理为核心,以回收利用为主要手段,以精优产品为补充措施”的原则,对“白色污染”进行有序治理。在全国上下掀起了防治“白色污染”的高潮。
六、活动总结
       师小结并发出倡议:环境时刻影响着人类的生活。让天蓝起来,让地绿起来,让水清起来,让我们胸前的红领巾飘起来! 节约能源,从我做起,人人争做“环保小卫士”。让我们一起跟一次性讲拜拜。(播放视频:“跟一次性讲拜拜”)
 
 
 
 
 
 
 
 
 
 
 
 
 
 
 
 
 
 
 
 
 
 
 
 
 
  综合实践活动设计(短线活动)
 

所在班级
3)班
活动时间
924
活动内容
班级吉尼斯
活动形式
交流汇报
指导老师
汤凌云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材料的收集与交流,丰富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合作学习和团队精神。
2、帮助学生找到自己的优点,树立自信。
3、激发学生树立挑战自我的勇气,培养学生永不满足的进取精神。
二、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师:在上课之前,老师想先来考一考大家,你知道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山是哪一座?你知道世界上什么的种子最大?你知道世界上什么动物最大?想知道答案吗?从今天开始,我们就来开展班级吉尼斯活动。(板书课题)
2我们通常把世界最高的、最大的、最小的、最长的??叫做吉尼斯世界之最。
3、填空:根据第7页上的内容快速填空。目前保持的吉尼斯世界纪录有近(4000)项,包含艺术和娱乐、(最大和最小的东西)、运输和工程、(地球与太空)、个人成就、(人类)、生机勃勃的世界、财富和商业、科学和高科技、社会和全球事件、(体育运动)、其他杂项等12大类的内容。吉尼斯世界纪录将知识性和娱乐性融为一体,体现了人类(永无止境)的(探索)精神。
4、除了第8页上介绍的吉尼斯之最,你还知道哪些吉尼斯之最呢?交流填在第9页上的吉尼斯之最。(如: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山——喜玛拉雅山;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海拔2189.1米的长白山天池被认定为世界海拔最高的火山湖;落差68米的长白瀑布被认定为世界落差最大的火山湖瀑布;厦门市环岛公路隔带上,以著名的歌曲《鼓浪屿之波》五线谱雕刻而成的、长247.59米的音乐雕塑,列为吉尼斯世界之最
二、指导收集材料
1、引导学生讨论感兴趣的收集对象(如动物方面、植物方面),并将同类学生归为一组。
(1)第一小组:“吉尼斯世界之最”的由来
(2)第二小组:动物世界之最
(3)第三小组:植物世界之最
(4)第四小组:中国的世界之最
2、指导收集材料的途径、方法上网、查阅有关书籍、请教家长
3、思考自己能申报哪项班级吉尼斯,并收集证明材料
三、班级吉尼斯
1、师:同学们,看了那么多吉尼斯之最,你们心动吗?我们班级人才济济,那我们为什么不来制作一个班级吉尼斯呢?请同学们想一想,在班级中,你有什么特长?或者说,你有什么与众不同的地方?大家可以先讨论讨论。
2、根据自己的实际,人人申报一个记录(如最遵守纪律、完成作业准确率最高的人),填写在“班级吉尼斯申报表”上。
3、全班交流
       比如:⑴老师经常表扬我,我是班级里最守纪律的学生,所以我准备申报班级最守纪律吉尼斯记录。⑵每次作业,我总是做得又快又对,我准备申报班级作业准确率最高吉尼斯记录。⑶我的个子在班级最高,所以我准备申报班级最高吉尼斯记录。⑷在去年的冬季跳绳比赛中,我代表我们班级出战,获得了年级第一名,我想,我们班的跳绳吉尼斯非我莫属。
4、学填“班级吉尼斯申报表”
⑴出示“班级吉尼斯申报表”,根据刚才所交流的,老师进行填表示范。
⑵学生分别填申报表。
四、教师总结:
       今天这节课,同学们的表现都很出色。课后老师将把你们刚才填写的“班级吉尼斯申报表”收好,装订成册,成为一本真正代表我们同学水平的班级吉尼斯记录。同时老师还将定期审核,希望你们能不断挑战自我,继续保持你们的记录,到期末老师将颁发证书给“班级吉尼斯”记录的保持者。
 
 
 
 
 
 
 
 
 
 
   研究性学习活动案例
 

活动班级
3)班
活动时间
11月20
案例名称
走进电的世界
研究活动的过程
一、活动背景:
       现代家庭的重要标志之一,就是电器化程度越来越高。冰箱、电视、洗衣机、洗碗机、电饭锅、电熨斗、电吹风、空调、电脑、影碟机┅┅这些东西多了,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同时也带来了危险。因此,科学合理地使用家电极为必要。学生通过实践活动了解并掌握一点用电小常识,提高了生命保障意识,同时也了解与掌握有关能源科学的基本知识,掌握节约用电的过程与方法,增强节约能源意识,并通过他们的活动影响社会其他人群共同关注、参与节约能源行动。
二、活动设想
       综合实践活动课具有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综合性等的特点,体现课内到课外,在从课外到课内。这门课程的开设正是更好地实践了新课程的要求,体现新课程的理念。综合实践活动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综合实践活动,通过已有的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充分利用现代媒介提供的丰富的信息资料,体现对知识的综合应用和能力的综合培养的教学理念。本设计中我尝试从身边小事的观察与调查入手,记录生活中人们用家电的习惯,并通过上网或查阅科学读物等了解如何科学安全合理地用电的常识。我以小组为单位,发挥小组成员间团结协作的精神,尊重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调动他们的参与意识,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观察、才艺表演等能力,是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参与的一次活动。
三、活动过程
活动目的:
1、通过实地考察,把学生的目光引向身边小事,让学生关注日常生活中用电习惯。
2、通过查阅书籍、上网等手段初步探究科学安全合理地用电的原理,让学生获得更多有益的生活常识,加强自我保护及节约用电的意识。
3、通过汇报表演,丰富课堂内容,愉悦身心。
活动过程
准备阶段
一、初步观察,发现问题
       各自利用合适的时间走出教室,到生活中走一走,看一看,初步观察并记录下人们使用家电的一些习惯或生活经验,把自己的见闻通过多种形式记录下来(可写、可画、可拍照、可摄像、可带实物)。在观察中发现问题。
二、讨论交流,提出问题
1、各自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2、你有什么困惑的地方?提出来与大家讨论(可以是以前的思考,也可以是观察调查中的发现或疑问)。
三、问题归类,确定主题
1、将大家提出的问题进行分类。
2、确定研究的主题。
如何安全地使用家电
如何节约地使用家电
四、划分小组,制定方案
1、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课题,成立自己的课题研究小组,并选出组长。
(学生自主分配,教师适当调整。)
2、各组讨论如何开展研究,制定研究方案
实施阶段
制定方案
1、各小组汇报:在本组课题中,你们打算研究哪些方面?
2、分组讨论:这些方面,你们打算怎样去研究?具体时间和人员如何安排?
3、共同探讨:在研究过程中需要哪些准备?如何合理安排时间与人员?
4、小组合作:根据各自研究侧重点的不同,制定具体的研究方案(为了便于操作,可以设计不同表格)。
5、集体交流:交流各组方案,相互学习、相互启发。
6、分组行动:各组按照方案开展实施。
(方案也可在实施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略作调整)
总结与交流阶段
 
 
 
 
 
 
 
 
 
 
 
活动反思与自我评价
 

活动班级
(3)(4)
活动时间
1219
活动名称
科学使用家电
 
活动反思与自我评价
       本次活动是建立在学生分散自主收集资料活动后的第一次集体活动,因此目标定位在让学生通过交流分享认识各种家用电器的名称,感受家用电器在人们生活中的用处,并对生活中的家用电器感兴趣。这符合学生的实际经验水平,学生在几天的收集探索中已获知了许多经验,于是他们内心对自己经验的求真欲被强烈的唤起。因此这次的集体活动是建立在适时介入的时机中。
       四年级的孩子在家里已经能够独立做许多事情,家里的一些家用电器他们也开始使用了,如打开饮水机的开关、拿放冰箱里的物品、开空调、开卫生间的取暖器等等,在日常的生活家长也开始让学生在安全情况下使用一部分家用电器。孩子们对家用电器非常感兴趣,观看图片时,他们都能正确的说出家用电器的名称,遇到和自己家里一样电器是他们会兴奋的欢呼起来,于是我们的活动开始……
       在了解家用电器的用处时,我们边看图片中的家用电器,边讨论家用电器的用处,在直观的画面中孩子们的兴趣也被调动了,每播放出一样家用电器孩子就会积极讨论其用处。像电视机、电冰箱、微波炉、空调、洗衣机等大家在相互补充中,了解了这些家用电器全部用处,如在讨论洗衣机的用处时,许多孩子都围绕洗衣机能够洗许多东西在讨论家用电器的用处时,孩子们不仅能够说出家用电器的用处,同时也能够结合生活经验,谈论到使用时的注意点。
       在讨论安全使用家用电器时,孩子们从好几个方面展开。有的说家用电器的插头不能碰;有的说了几种我们小朋友不能使用的家用电器,如电熨斗、电饭煲、电水壶等;有的说出了一些我们可以使用的家用电器,如空调开关、电视机、电冰箱等一些可以不接触电源的家用电器;还有的说出了一些危险动作如插头上不可以碰到水,使用电水壶、电熨斗等家用电器时不可以离开……
       这堂课来源于生活,又跟生活紧密联系,所以小学生非常感兴趣,不仅学习了简单的使用方法,还增加了安全使用意识,非常有意义。
 
 
综合实践活动考核表
 

班       级
3)(4
活动时间
2013.9-2014.1
活 动 主 题
生活中的一次性物品
过程指导老师
汤凌云
项目指导老师
陈丽
协同指导老师
徐雷波
 
 教 研 组
考核意见
 
 
 
 
        考核人:           
                 年    月    日
 
 
学校考核
领导小组
意   见
 
 
 
 
      考核人:          
                年    月    日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潘家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雪堰镇潘家兴政路200号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123号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