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进区潘家小学
综合实践活动教师手册
班 级 三(3),三(4)
负责老师 鲁秋兰
二0一四年二月
综合实践活动学期活动计划
班级: 三(3),(4)班 指导老师: 鲁秋兰
指导思想
|
综合实践活动的总目标是密切学生与生活的联系,推进学生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三年级学生受年龄和学识的限制,受原来课程模式的影响,接触社会比较少,一下子全部放开,学生将会束手无策。因此,以主题活动为切入口,学生从大的主题中寻找和确定自己的研究专题,让学生初步感受研究活动的全过程。教师将根据学生最感兴趣的主题给与一定的指导,体验整个专题研究性学习的全过程。
|
|
本学期
重 点
|
学生能明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目标,在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深切的体验,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团队合作意识,从而进一步加强人际交往的能力。
|
|
具
体
安
排
|
月份
|
活 动 安 排
|
九
|
长线活动:校园叶趣
短线活动:三八节的祝福
|
|
十
|
长线活动:校园叶趣
短线活动:环保节日知多少
|
|
十一
|
长线活动:校园叶趣
短线活动:胃的对话
|
|
十二
|
长线活动:校园叶趣
短线活动:安全问题
|
|
一
|
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考核
“综合实践活动档案袋”的整理工作
|
综合实践活动方案(长线活动)
所在班级
|
三(3)班
|
活动时间
|
2月--6月
|
||||||||||||||||||||||||||||||||||||||||||||||||||||||||||||||||||||||||||||||||||||||||||||||
活动内容
|
校园叶趣
|
||||||||||||||||||||||||||||||||||||||||||||||||||||||||||||||||||||||||||||||||||||||||||||||||
活动形式
|
上网、查阅书籍、调查访问、制作标本等
|
||||||||||||||||||||||||||||||||||||||||||||||||||||||||||||||||||||||||||||||||||||||||||||||||
指导老师
|
鲁秋兰
|
||||||||||||||||||||||||||||||||||||||||||||||||||||||||||||||||||||||||||||||||||||||||||||||||
活
动
设
计
|
一、活动名称:校园叶趣
二、活动背景
春天到来,潘小校园草木萌发,生机盎然,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于是,校园里也出现了“只拣儿童多处行”的师生共觅春天的景象。基于此,本学期我班将对校园里的绿叶展开研究,期盼孩子们在亲近自然、感受春天的同时也获得更多的关于叶的知识,在实践中锻炼自己的能力。
三、活动时间:2014年2月——2014年6月
四、活动目标
1、了解校园里千姿百态、颜色各异的树叶,激发学生的新奇感和求知欲。
2、通过了解树叶的作用,能区分常绿树和落叶树的不同点。
3、学习制作树叶贴画的基本方法。
4、培养学生收集、处理、整合信息的能力和活动组织、语言表达、交往沟通等能力。
5、能将自己的研究成果通过不同的形式展出出来,具有创新能力。
6、培养学生在学习以及生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的发展。
7、通过学生对这次活动的合作研究,对自己的成果有喜悦感、成就感,感受到与他人合作交流的乐趣。
五、活动过程
(一)准备阶段
1、根据学生的讨论和教师的提示将活动内容分解为五个子课题:树叶的形状、树叶的颜色、树叶的作用、巧手做树叶贴画、树叶的文化。
2、本着学生自愿结合的原则,自选活动子课题,成立活动小组,分工合作,创造性地开展活动,利用一周时间去思考活动形式。
3、教师参与到活动中商讨活动过程的计划,进行计划书的撰写,并评出切实可行的计划书。
4、对学生进行调查、整理、分析、统计、归纳信息方法技巧等方面的指导。
5、进行文明礼仪教育、纪律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等。
(二)实施阶段
1、搜集资料
(1)文字资料
a、上网查询
教给学生上网查询资料的方法,发动学生在网上搜集自己所需要的资料,可浏览“中国环境网”、“中国自然科学网”等相关网站,了解树叶的作用、颜色变化的原因、作用、叶贴画、叶子的文化等知识。
b、查阅书报
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根据需要翻阅工具书,如相关的报刊杂志。要求学生对所搜集的资料进行仔细阅读,对其他小组需要的资料也做必要浏览。
(2)实物资料
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收集各种形状各种颜色的树叶,设计图案精美的叶贴画,以及制作一些含有叶文化的剪报和手抄报。
2、采访调查
(1)指导学生进行采访调查,如观察为什么树叶的颜色会不同,采访老农民伯伯,了解树叶作其他植物肥料,采访老师了解写关于树叶的好诗歌,好文章。
(2)教会学生进行采访,确定采访对象,拟好采访内容。
(三)总结阶段
1、整理资料
(1)整理文字:获取信息后,引导学生通过读书笔记、手抄报、优秀作文等形式及时整理、保存这些信息,以便今后查阅。
(2)整理数据:把搜集到的原始数据进行整理,制成统计表格,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统计。
(3)让学生充分利用一部分实物资料,发挥想象,制作一些图案精美的叶贴画,创作一些有关叶的诗歌。
(4)收集一些写绿叶的诗歌和文章,做好笔记,伙伴成员共赏。
2、汇报交流
(1)分组汇报。
根据各自的研究小课题,用不同的形式汇报本组的研究成果。汇报完毕征求其他小组同学的意见以及公共探讨困惑,其他组里的学生在聆听之后提问并发表自己的见解,形成小组间的互动,增进感情,增强合作精神。
(2)畅谈感受。
给学生说说各自体验的机会,让学生交流活动过程中的酸甜苦辣,并谈谈自己活动后的最大收获。
(3)总结拓展。
对各小组情况做简单总结,出示活动中还没解决的问题及交流过程中产生的新问题,让学生再做探讨,以便以后的研究方向。
活动计划表
|
||||||||||||||||||||||||||||||||||||||||||||||||||||||||||||||||||||||||||||||||||||||||||||||||
|
综合实践活动设计(短线活动)
所在班级
|
三(3)班
|
活动时间
|
3月7日
|
|
活动内容
|
三八节的祝福
|
|||
活动形式
|
交流汇报
|
|||
指导老师
|
鲁秋兰
|
|||
活
动
过
程
|
一、活动主题的提出
“三·八”节要到了——→这是一个怎样的节日——→你与妈妈或年长的女性有怎样的感情,为什么——→送给自己的妈妈一份小礼物。
二、活动目标的定位
1、知识目标:
1) 知道“三·八”节的来历。初步掌握一些查找的方法;
2) 培养学生调查、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会进行简单的数据收集、处理,并对结果做出一定的解释。
3) 了解女性在社会的重要性,懂得尊重、谦让女性。
2、情感态度:
从学生的兴趣出发,让他们主动探究,让学生到社会去调查了解,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3、价值取向:
培养学生提出问题,探究问题的意识,以及表达、沟通的能力,提高自治与领导能力。
三、活动的内容:
1、查找资料:“三·八”节的来历。
2、实践活动:利用综合课的时间指导学生制作小礼物:结合蛇年制作一些小的吉祥物,剪纸或折纸等。
3、交流汇报:自己亲自制作的小礼物。还可以做什么礼物。
4、进一步实践:为妈妈分担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我还可以做什么。
5、活动延伸:经常利用休息日、节假日帮妈妈做事情。
四、涉及学科:
科学、语文、美术、信息技术、数学、品德与生活
五、教学方法:
谈话法、交流指导法、调查研究法、演示法、激趣法、合作学习
六、活动的实施步骤
第一课时:查找与收集
一认识这个节日
㈠课前引入:
1、思考:将要过的节日是——“三·八”节,你知道它的意义吗?
2、各抒己见,要求:自己真实的想法或调查所得。
3、记录交流的结果;
㈡、引入主题:“三·八”节的礼物
㈢、互相介绍:相互介绍“三·八”的来历。可以从网上、书中查找。
二说说你最尊敬的女性(课间小调查)
1 仔细想想看,你认为最亲近的是谁?
心目中最漂亮的是谁?
最可信任的是谁?
最信任你的是谁?
最离不开的是谁?
最疼爱你的是谁说说为什么?
最尊敬的是谁?
最值得你学习的是谁?
最值得做朋友的是谁?
最值得……(学生自行提议)
2 以随机采访的形式,请大家说说你的答案。
一小故事引导学生(幼儿园里,老师问所有的小朋友,‘大家说说看谁的妈妈最漂亮?’,喧闹的教室一下静了下来……),谁愿大胆的说出自己的答案。
在这个环节中使学生发现自己周围的女性是多么的可爱,发现亲人、家人、同学和朋友中洋溢着的温暖情感,油然而生要在节日中为妈妈、女同学或长辈做些什么的想法。
三设计我们的好想法
“怎样表达我们的节日问候?”请学生出出好主义。
1把自己的想法向大家介绍,指导学生互相学习。归纳礼物的种类,表现方式。
2 形成小组,确定活动任务,明确个人分工。
3教师要指导学生实施计划的要点礼物所需的各种材料收集的途径
四课堂小结布置课后准备
材料的准备、日常的观察、家务劳动的表现、身边的调查采访、形成呈现方式的各种素材
第二课时:实践活动
一提出问题,我们的准备如何(小组汇报准备的情况)
二交流学习:
1 日常观察的结果,说说自己的体会,用几句话表达一下。
2家务劳动的收获,你做了什么?有什么感受?妈妈有怎样的表情或语言?想一想为什么?
3 汇报一下调查结果:每个关注点的具体数据,总结结果,发现怎样的问题?
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发表观点,将尊重爱戴女性的思想形象化、情感化。
4讲解礼物的制作方法。
A利用综合课的时间请学生指导学生制作小礼物:可结合蛇年制作一些小的吉祥物,卡片,剪纸或折纸、泥塑等,举例讲解。
B学生交流制作情况,学生汇报后教师指导,讲解一些实物的制作方法及注意的事项。(注意礼物的主题可有一定的引申寓意)
建议送妈妈的礼物:1. 自己做一朵大红花。
2. 回家后,为妈妈冲一杯热茶。
3. 自己的好成绩送给老师。一张自制的母亲卡,一袋保健养身的补品,一顿自己下厨的美味晚餐,一次舒适惬意的旅行,一本她爱看的小说,一只她上街买菜时用的挎包等等。
C 学生制作礼物,生生互学,小组交流合作。
其它形式加以完善,成型,
D作品展示
三写出实践的感受,并请收到礼物的妈妈写一个评价。
四课程思考:我们怎样经常送给妈妈或长辈礼物呢?
五活动延伸:为妈妈或长辈、尊敬学习的人分担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经常利用休息日、节假日帮妈妈做事情。
资料:
" 三八"节的由来
1903年3月8日,美国芝加哥市的女工为了反对资产阶级压迫、剥削、和歧视,争取自由平等,举行了大罢工和示威游行。这一斗争得到了美国广大劳动妇女的支持和热烈响应。1910年,一些国家的先进妇女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举行第二次国际社会主义者妇女代表大会。大会根据主持会议的德国社会主义革命家蔡特金的建议,为了加强世界劳动妇女的团结和支持妇女争取自由平等的斗争,规定每年的3月8日为国际妇女节。联合国从1975年国际妇女开始庆祝国际妇女节,从此"三八"节就成为全世界劳动妇女为争取和平、争取妇女儿童的权利、争取妇女解放而斗争的伟大节日。
我国第一次纪念"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始于1924年。当然,我国劳动妇女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于广州举行了"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的纪念活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于1949年12月通令全国,定3月8日为妇女节。
|
|||
|
研究性学习活动案例
活动班级
|
三(4)班
|
活动时间
|
4月24日
|
||||||||||||||||||||||||||||||||||||||||||||||||||||||
案例名称
|
校园安全问题
|
||||||||||||||||||||||||||||||||||||||||||||||||||||||||
研究活动的过程
一、活动分析:
校园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重要场所,校园的安全设施关系到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幸福,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关系到学生健康地成长。学校安全重于泰山,安全教育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三年级学生自理自护能力还比较差,对不安全因素的危害性认识还不够,加上好奇、冒险的天性,校园里经常会发生一些意想不到的安全事故。
此次活动通过对校园(包括班级)安全事故的调查,安全隐患的排查,以及各种安全活动的演练,引导学生动脑、动手,设计和制作安全警示标志,起到自律、自护的效果,通过演练让学生亲自感受,掌握一些自救办法,增强学生参与校园安全管理的责任意识,为创建平安校园作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二、活动目标:
认知目标:了解安全隐患给人们带来的危害性,知道校园安全对教师、学生及每个家庭的重要性。
能力目标:通过对校园(包括班级)安全事故的调查、安全隐患的排查,以及各种安全活动的演练,引导学生设计和制作安全警示标志,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情感、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在校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及时发现存在的安全隐患,防止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增强学生的小主人意识,主动参与校园安全的管理,共建平安校园。
三、活动准备:
教师准备:教师搜集有关校园安全的典型事例(文字、图片、视频等资料)。
学生准备:填写《学校安全隐患调查表》
四、活动建议:
1、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实地考察,发现学校方面可能存在的安全问题,通过实践活动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2、教师就及时总结学生发现的问题,给学校领导提出解决安全问题的建议。
3、教师可以结合典型的校园安全事故,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五、活动步骤:
1、确立研究课题,制定切实可行的活动计划。
2、调查学校安全事故。
3、排查校园安全隐患。
4、收集校园安全警示语和安全知识。
5、制作安全警示标志。
6、组织安全演练。
六、活动过程:
第一阶段:活动准备阶段
1、观察体验,感同身受。
播放视频:(通过一段时间的留心观察,拍摄或搜集的一组DV镜头)
镜头一:上学和放学时,学生在校园里骑自行车,有单骑的,有搭肩骑的,有追赶的……
镜头二:下课时,在楼梯处有前呼后拥的,有上窜下跳的,还有说说笑笑的……
镜头三:课余时间,有学生吃未洗的水果,有学生在喝自来水,有几个学生到校门外买零食……
镜头四:校园上操下楼梯时发生的践踏事件,汶川地震校园变为废墟的场景。
看到这几组画面后,你有什么想法?你曾有过吗?
2、发现问题,分析讨论。
在校园里,你认为哪些地方会有危险?涉及哪些安全问题?
3、确定课题,制定计划。
(1)根据学生的讨论议题,确定研究的课题重点。
( 安全隐患、安全措施、安全知识、安全演练)
(2)确立课题组,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研究的方向。
(交通、设施、消防、饮食、活动)
(3)课题组制定计划,进行合理分工。
明确一名组长,一名记录员,其他成员参与计划的制定。
由记录员填写计划表。
4、展示计划,共同修改。
各课题组组长展示本组计划,简要介绍本组的活动形式与方法。
师生对各组的计划提出修改意见。
5、阶段小结,提出要求。
第二阶段:活动实施阶段
1、 指导学生选择最适合的研究途径和方法:
引导学生讨论,教师参与小组讨论。
交流汇报讨论情况。调查、走访、上网、制作、排查、演练等
2、 明确指导,帮助学生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一要明确活动的目的要求。我为什么要这样做?准备怎样做?
二要明确活动的注意事项。
(1) 调查采访时,要选择好调查采访的对象,要有礼貌,问题要简洁明了,要及时做好记录。
调查问卷
(2) 从报刊、图书室、上网查找资料时,要搜索有价值的内容,并做好笔记。
(3) 排查隐患时,至少两人一起,并注意自身安全,遇有重大隐患(如建筑、设施)要及时报告老师。
(4) 制作安全标牌时,要设计美观,多听听老师的意见。
(5) 演练时必须听从老师统一指挥,按照指定路线安全有序撤离。
3、 进一步提出指导意见,并做好阶段性小结。
(1) 各课题组在组长的带领下进行研究活动,要注意留心周围的事物,加强自我保护的意识。
(2)各课题组要及时收集整理好研究资料。
第三阶段:成果汇报阶段
1、小组汇报。
各课题组由组长展示研究成果,汇报本组的一些做法,其他成员可以进行适当的补充。
各组自由采用多种形式与方法进行汇报,增强成果展示的艺术效果。
如安全知识手抄小报、安全儿歌、图片、表格等。
1、 校园一角的单杠、双杠架也引起了一些同学的视线,因为长期不用,架子已经生锈,下面还有一些砖块,尽管学校明文规定不准上那玩,但总有个别孩子还会去攀爬,同学们建议学校应维修这些器械,并在地面上铺些松软的沙土,让同学们安全地活动。
2、楼梯的走道,三栋教学楼的出口处,到了课间,尤其是上课铃和下课铃想起的时候,往往有些同学会有奔跑现象很危险,这里的警示标志是“上下楼梯不乱跑,安全千万要记牢”、“上下楼梯要注意,礼让三先不拥挤”。
3、 教室的电源开关下,学校的车棚旁,也留下了同学们的友情提示。
安全建议如:
1、上下楼梯要靠右行。
2、 课间要文明休息,不要追赶打闹。
3、 要经常检查教室里的插座、电线、开关。
4、 上体育课时要听从老师的指导,课后不玩大中型体育器械。
5、 不能在高楼上往下坠物。
6、 不能到施工地点玩耍。
7、 不准带水果刀、火种、危险玩具到学校。
8、 发出安全防范的倡议。
9、 让校园意外伤害从我们身边消失!
10、在校门口和重点场所安装监控。
2、填写活动评价表。(材料一)
“校园安全警示”综合实践主题活动评价表
班级- 三(4) 姓名 董佳
3、自我反思,找出不足,提出今后努力方向。
七、活动小结:
这项活动从设计到实施,我都很注重培养学生的态度,发展学生各方面知识能力以及良好的心理品质。通过活动,不仅有效地培养了孩子们收集、处理信息和探究创新的能力,而且使孩子们学会了珍爱自己、关心他人和关爱社会,学会如何面对困难,学会在和他人的合作中寻找自我发展。孩子们都始终参与活动,在活动中感悟,在活动中增智,在活动中成长。在整个活动中,学生作为班级、学校的小主人,表现出了强烈的主人翁意识,变得更关心同学的生命安全,变得更关心班级集体,变得更关心自己美丽的校园了。学生们在活动中积极性高涨,对待活动的专注与快乐心情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通过活动,学生动脑动手,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设计爱护环境的警示语,语言简捷、明快、活泼、幽默且有警示效果,并结合运用卡通画、漫画形式绘制图案。拓宽了知识面,提高了社会实践能力。孩子们也在活动中学会了合作,学会了交流,学会了分享,学会了生活,更学会了自护。
|
活动反思与自我评价
活动班级
|
三(3)(4)
|
活动时间
|
4月24日
|
|
活动名称
|
校园安全无处不在
|
|||
活动反思与自我评价
|
通过活动,同学们感受到了做好一件事是不容易的,要付出全身心的努力。当他们拿着创作出来的警示语到刻印店去刻印出来时,遇到很多麻烦,多大的字?什么字体?什么颜色?什么图案?这些都是学生以前没有接触过的,面对这些非常茫然,但最后都一一解决了。另外,涉及到资金问题又使他们陷入了困境。为了加深学生的安全意识,我组织学生收集、设计安全警示语。同学们的热情很高,收集的安全警示语很多。在讨论中,学生认识到课间注意安全的重要性,课间走路、玩耍都要时刻注意安全。同学们还认识到了假日不文明休息的危害性,它不仅违反校规,影响班级荣誉,而且会出现伤害事故。在学生达到共识后,我让学生自查班级存在的课间不文明休息现象,告诫同学一定要认识到“不以小事而为之”,争做文明学生。孩子们也在活动中学会了合作,学会了交流,学会了分享,学会了生活,更学会了自护,也注重培养学生的态度,发展学生各方面知识能力以及良好的心理品质。通过活动,不仅有效地培养了孩子们收集、处理信息和探究创新的能力,而且使孩子们学会了珍爱自己、关心他人和关爱社会,学会如何面对困难,学会在和他人的合作中寻找自我发展。孩子们都始终参与活动,在活动中感悟,在活动中增智,在活动中成长。在整个活动中,学生作为班级、学校的小主人,表现出了强烈的主人翁意识,变得更关心同学的生命安全,变得更关心班级集体,变得更关心自己美丽的校园了。
|
综合实践活动考核表
班 级
|
三(3)(4)
|
活动时间
|
2014.2-2014.6
|
活动主题
|
校园叶趣
|
||
过程指导老师
|
鲁秋兰
|
||
项目指导老师
|
吴冬梅
|
||
协同指导老师
|
鲁瑶
|
||
教研组
考核意见
|
考核人:
年 月 日
|
||
学校考核
领导小组
意 见
|
考核人:
年 月 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