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教育科研>>学科建设>>其它学科
合作共赢 磨练技能
发布时间:2014-09-10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秦旭峰

 

99下午,武进区谭文杰名教师工作室与新北区孙建顺名教师工作室联合体育教研活动,在武进区星韵学校举行。本次活动旨在通过对篮球课堂教学的诊断和研讨,指导和促进工作室成员在篮球个性化教学上形成自己的策略及风格。
活动开始,常州市虹景小学的陈松林老师和常州市盛毓度小学的何燕飞老师分别向大家展示了六年级《双手胸前传接球》和四年级《篮球直线运球》两堂风格迥异的篮球课。陈松林老师教学严谨,方法多样,让孩子在游戏的竞争中逐步提升传接球技能。何燕飞老师的课活泼灵动,总能抓住孩子们的心,尤其是韵律式的准备操和运球节奏练习,在音乐的配合下达到了熟练技能的目的。两堂课学生的学习效果明显,大部分学生都能掌握了动作要领,运动密度、负荷恰当。何燕飞老师,即将代表常州市参加全国十四城市教学技能大赛的优秀选手,其教学手段很有创新,例如,她能从学生实际出发,将直线运球的小口诀写于每一个小篮球之上,让学生能够一目了然、时刻谨记运球的小窍门。
接着,全体工作室的成员对两堂课进行评议。大家都本着“不说好话,只提建议”的宗旨,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对如何开展篮球个性化教学都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和见解。省特级教师、教授级高级教师王渺一,省特级教师谭文杰,市教研员刘成兵,市名师工作室领衔人孙建顺等也都提出了各自的意见和建议。归纳建议如下:1、口令及术语要规范;2、借班教学组织上能采用定点的方式更有利于组织教学;3、教学道具要在贴近学生的基础上创新;4、技能教学时要突出和把握关键环节,练习的主题要清晰和明确,让学生能体会到每一个练习的作用;5、技能教学的同时也要兼顾到学生的体能锻炼;6、组织教学时要关注全体学生、辅导差异学生;7、把握好技能教学和游戏方式教学的作用。王渺一教授最后的总结性发言,概括成一句话“我们的体育课堂应该坚持什么、重点抓什么,怎么做对学生才是真正有益的,作为教者一定要在课前充分准备、精心设计每一个教学环节”,引发了与会老师的新一轮思考。
最后,孙建顺老师结合近年来我市体育教师在市“五级阶梯”以及职评考试中课题研究失分较大的情况,作了题为《微课题方案的设计与纠错》的专题报告。报告从课题的题目、研究背景、概念界定,到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到研究步骤、预期成果,逐一逐条地为大家解释并举例说明,还通过一个典型的错误案列来和大家一起纠错,使大家进一步明确规范和正确的微课题方案应该如何去制订。
整个一下午的研讨活动紧张而充实。此次活动,我们深受启发,感悟颇深。两个名师工作室的联合活动,也创新了名师工作室活动的方式,更迸发出大家智慧的火花。我们将紧跟名师的步伐,不断学习,努力为常州的学校体育教育教学工作贡献更大的力量。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潘家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雪堰镇潘家兴政路200号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123号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