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教育科研>>学科建设>>其它学科
2014年度五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计划
发布时间:2014-10-17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汤凌云

2014年度五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从课堂走向社会,从课本走向实践,在活动中逐步养成具有基本的生活,劳动能力,观赏和辨别的能力,同学之间互相间的交往、协作能力,逐步的观察分析,采访、调查等能力,以及能初步掌握对小课题的研究、探索、实验的方法,把在各科中学到的技能,在实践中能综合运用,同时又不断增加知识,拓展视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二、教材分析  

综合实践动是国家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开设的新型课程,开设综合实践课程的宗旨是:“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强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综合实践的内容相当丰富,形式也和多。教材编排上充分体现小学学科知识和技能联系较多,与学生学习生活环境联系密切,容易激发兴趣  

三、学生分析  

五年级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实践能力,因此要逐步培养学生一些探究问题的方法,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能够从生活和学习中挖掘自己感兴趣的活动主题,能够试着和同学展开小组合作学习,在有效的活动中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与创新的潜能。五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培养学生对生活、学习的积极态度,使他们具备一定的交往合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要让他们初步掌握参与社会实践的方法,信息资料的搜集、分析和处理问题的方法以及研究探索的方法;使学生形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成为创新生活的小主人。  

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标:  

    1、情感目标:通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对社会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兴趣。  

    2、知识目标:了解信息技术、劳动技术、社区服务和探究法的一些常识。  

    3、能力目标:使学生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交往协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动手实践能力以及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4、过程目标:初步掌握参与社会实践与调查的方法、信息资料的搜集、分析与处理的方法和研究探索、实验实证的方法。  

    5、人格目标:获得亲身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的经验,塑造完善人格,初步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形成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感。  

五、具体工作:  

1、开发综合实践活动的资源  

    一是学校的图书室要发挥好现有图书的功能,提高图书的流通率,鼓励学生博览群书和查找资料;二是重视信息技术教育,教会学生围绕主题在网上搜寻资料;三是能在学校中找到可利用的废物  

2、安排好综合实践活动的时间。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技术教育等。在实践过程中,要以综合主题或综合项目的形式将四大指定领域融合在一起实施,使之彼此渗透,形成整合。另外,要充分利用双休日、节假日、寒暑假充足的时间资源和丰富的校外资源指导学生以活动小组的形式开展好综合实践活动,期间 也可发挥校外辅导员和家长的指导作用,以保证活动的质量和学生的安全。  

3、确定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并制定好实施计划  

      我们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社会发展的实际,确定好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并围绕主题制定好切实可行的活动计划,以保证活动有序深入地开展。现结合我校科技特色教育,我们年级组选择以下主题:中国年俗研究  

 4、整合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的四大领域。  

      在实施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中,要妥善处理好综合实践活动的各指定领域的关系,将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融合为一个整体。  

5、加强对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导  

      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导老师的指导任务贯穿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全过程,包括对学生活动主题、项目确定的指导、活动过程中的指导、总结和交流阶段的指导。  

    1)在活动的主题、项目的确定阶段,教师应针对学生的文化、科学知识基础及兴趣爱好、学生所处的特定社区背景和自然条件,引导学生确定合理的活动主题、项目。  

    2)在活动实施阶段,教师要指导学生进行资料的搜集。针对学生的实际和相关的课程资源,在活动开始阶段,可以结合实例对学生进行一定的基础训练,帮助学生掌握利用工具书、使用视听媒体、做笔记、进行访谈、对资料做整理和分类等方面的技能。在具体的活动过程中,要指导学生有目的地收集事实材料,指导学生运用调查、观察、访问、测量等方法;指导学生写好研究日记,及时记载研究情况,真实记录个人体验,为以后进行总结和评价提供依据,引导学生形成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在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开展活动的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点拨与督促;要组织灵活多样的交流、研讨活动,促进学生自我教育,帮助他们保持和进一步提高学习积极性;对有特殊困难的小组要进行个别辅导。  

      在实施过程中,教师要注意争取家长和社会有关方面的关心、理解和参与,开发对实施综合实践活动有价值的校内外教育资源,为学生开展活动提供良好的条件。还要指导学生注意活动中的安全问题,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防止意外的安全事故发生。  

    3)在活动总结阶段,教师应指导学生对活动过程中的资料进行筛选、整理,形成结论,指导学生着重对活动中的体验、认识和收获进行总结和反思。  

五、课时安排:40课时)教学  

一、不做时尚的小尾巴”       2课时  

二、水污染的调查                    4课时  

1、水污染的现状           1课时(调查表)  

2、水污染的原因           1课时(四格漫画)  

3、水污染的实验           1课时(做实验)  

4、水污染的补救           1课时(手抄报)  

三、学会自我保护                   5课时  

1、普及自我保护知识 1课时  

2、密码箱制作        2课时  

3、警报器制作        2课时  

四、中国年俗研究                  10课时  

1、中国年度简介             2课时  

2、中国年俗研究之家庭装饰  4课时  

3、中国年俗研究之中国结     4课时  

五、小小发明家                           6课时  

1、木盒制作                  2课时  

2、刮鳞器制作               2课时  

3、面粉达人秀               1课时  

4、美食品尝大会            1课时  

六、爱在重阳                                     2课时  

七、垃圾分类可行性调查                 3课时  

八、认识传染病                                 2课时  

九、小小理财家                                 4课时  

十、船和小火箭                                 2课时  

                                                                                 20141017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潘家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雪堰镇潘家兴政路200号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123号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