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教育科研>>学科建设>>其它学科
常州市武进区潘家小学校本课程开发指南
发布时间:2015-02-27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秦旭峰

 

 
第一部分   总则
为坚决贯彻国家课程计划,努力推进我区课改实验工作,依据区教育局课改工作的整体部署,结合我校实际,积极施行校本课程建设,逐步完善我校基础教育课程结构,规范有序开发校本教材,努力构建我校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
一、基本理念 
校本课程是学校课程的组成部分之一,是由学校自行决定,旨在满足本校学生和社区发展的需要。给学生提供多样性、个性化的课程选择权力,同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逐渐形成学校特色和沉淀学校文化。
二、理论依据
课程的学科特征和陶行知先生所倡导的生活教育理论。 
我校的校本课程就是基于学科特征和生活教育理论,为学生个性发展而设计的。
第二部分  需要评估
一、学校培养目标
我校的培养目标为:坚持“成功起步,走向幸福”的办学理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使其知识、能力、品质协调统一、打造潘小学子“走好每一步”特质的有理想、有道德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需要评估
通过与教师、学生、社区人员和专家的座谈、访问及问卷调查,我们认为开发校本课程符合学生、学校和社区的发展需要,主要理由:
(一)、二十一世纪是创新人才的世纪,给学生提供多样性、丰富性、开放性、地域性的校本课程,促进学生向多样性、丰富性、开放性发展,符合社会发展趋势和学生发展利益。
(二)、我们认为:有特色有文化的学校才是最具生命力的学校,开发校本课程,创建学校特色,是学校发展的需要。
(三)、社区的先进性很大程度取决于当地学校教育的先进性,建构先进的学校文化,培养具有地域特色的后备人才,符合社区发展的利益。
三、学校与社区的课程资源调查 
课程资源是课程的承载者,没有课程资源就根本谈不上校本课程的开发,为保障我校校本课程的顺利实施,我们进行了课程资源开发情境的调查与分析。
项目有利因素不利因素机遇危机行动建议,包括:
地理环境、经济发展、产业结构 、家长背景、学生状况、文化背景、教育设施、师资条件、教育前景、社区支持
通过上述的调查及需要评估,我们认为我校具有开发校本课程的需要和能力。
第三部分   校本课程的总体目标
教育的一切都是为了学生的发展。我校校本课程的总体目标为:
1、培养学生的品德、兴趣、爱好、个性和特长,促进学生自主全面发展。
2、体现办学特色,满足学校特色发展。
3、给予教师参与课程开发的机会,满足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
4、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
5、打破僵化的课程体系,设置可供学生选择的灵活安排的课程。
第四部分   基本程序
校本课程是依据学生需要、学校特色、教师特长和社区资源而开发的学校本位课程。就我校目前情况,开发的渠道主要有“选修课与活动课”、“八大教育”和“研究性学习”,结合学校特色教育,扩展课程领域。校本课程不是单指某门“课”,它应该是许多“课”的组合,可以形成体系,体现学校劳动科技、艺术体育等教育特色,培养师生的个性发展。它开设的一般程序如下:
需要评估:
(1)是设计校本课程时首先必须要做的研究性工作。主要涉及明晰的学校培养目标,评估学生发展的需要,评估学校及社区发展的需要,分析学校与社区的课程资源等。
(2)确定目标:是学校对校本课程的价值定位。它是在分析和研究需要评估的基础上,通过学校课程审议委员会的审议,确定校本课程的总体目标,制定校本课程的大致结构等。
武进区潘家小学
2012年9月1日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潘家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雪堰镇潘家兴政路200号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123号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