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家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计划
(2015.2~2015.6)
一、指导思想:
继续坚持以深入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契机,以全面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中心,在扎实有效的教研工作中一如既往地强化“研究、指导、服务”的教研职能,形成民主、开放、高效的教研机制,深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层次和水平。
继续围绕学校在课程实践中的难点和重点问题展开细致而又深入的研究,逐步引导我校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建设上走向常态,全面推动这门课程在全校范围内的有序开展和全面探索。
二、实施过程
(一)宣传发动
(二)学习探索
通过听讲座,听观摩课,相互研讨,提升观念,确立我校的具体实施方案。我校各年级根据学校的具体方案结合各年级特征确立各班的研究课题,并制定出各年级的实施方案。
三、各年级要求
(一)中年级要求:
1、学生自主观察感觉生活,社会,提出适合他们年龄特征的课题。
2、教师及时点拨,帮助确立主题及研究方案,开展活动。
3、在教师指导下,进行成果展示。
(二)高年级要求:
1、学生自主选择课题,确立研究方案。
2、学生自主活动,教师在活动中适当指导。
3、学生自主组织成果展示。
四、实施课程的主要内容
(一)信息技术教育:我校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支持和自己的努力下,已建立了两个电脑室,还按照县教育局的相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学生的具体特征,相应的开设了5~6年级的信息技术教育课程,配备了专职的信息技术教育教师,为实施信息技术教育和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提供了一定的有力条件。
(二)研究性学习:以跨学科探究性活动为主,以学生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学生关心的一些社会问题和遇到的一些自然现象为主要内容,学习内容实行开放,即由学生在广阔的空间自由选择,自主创造,同时,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把对文献资料的利用和对现实生活中“活”资料利用起来,充分关注本地,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以及现实的生产,生活,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乡土和自己的学习环境,从中发现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三)社区服务:
1、特色内容:结合中国传统节日开展系列少先队活动,各班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探索开展。
2、选择内容: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结合生活实际,发挥主体能动性,在社区服务上用于创新。
(四)社会实践
1、社会生产劳动,如参加工农业生产劳动和社区相应的义务劳动。
2、郊游,观赏当地田园风光,锦绣河山,人文景观等。
3、参观访问,如祭扫革命烈士墓,到德育基地接受思想教育,访问劳动模范,战斗英雄,参观企业等。
五、具体工作安排
三月份
关注学校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面的常规落实情况;
重点筹备参加常州市中小学研究性学习项目评选。
四月份
组织观摩小学同题异构联校教研活动;
组织观摩江苏省综合实践活动校本实施与特色发展专题研讨会;
组织常规教研活动。
五月份
组织常规教研活动。
六月份
组织观摩江苏省综合实践活动“名师课堂”网络直播活动;
组织常规教研活动;
组织观摩全市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研讨会;
七月份
组织参加常州市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优秀论文评选;
总结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情况,为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做出计划。
武进区潘家小学
综合实践教研组
2015.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