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家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计划
(2016.2~2016.6)
一、指导思想:
继续坚持以深入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契机,以全面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中心,在扎实有效的教研工作中一如既往地强化“研究、指导、服务”的教研职能,形成民主、开放、高效的教研机制,深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层次和水平。
继续围绕学校在课程实践中的难点和重点问题展开细致而又深入的研究,逐步引导学校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建设上走向常态,全面推动这门课程的有序开展和全面探索。
积极挖掘学校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过程中的已有资源和成功经验并加以提炼,逐步深化我校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方面的教育特色。
三、工作重点和措施:
1.抓好学习培训,提高课程意识
继续重视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有关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论和经验,学习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3—6年级)(征求意见稿),相关“综合实践活动”的论述及其它有关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论和经验文章,进一步提高认识,增强课程意识。强化校本培训,增强培训和学习的实效性。引导广大综合实践活动教师认真学习《课型范式与实施策略 综合实践活动》,夯实教学常规。使全体教师、特别是本学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验教师明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促进学生发展、教师专业成长、学校特色建设中的独特作用;明确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策略和操作要点。
2.抓好课程实施,提高教研能力
(1)认真制定三级计划。
各教师根据学校综合实践学期计划,明确本学期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标和基本思路,认真制订好“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计划”或“班级综合实践活动计划”,作为课程实施以及学校管理和检查课程实施情况的依据。
(2)积极开展学生活动。
本学期的综合实践主题活动,继续按长短线结合的方式推进,其中长线主题活动各年级要求完成两个,由各班自主选择,可以为“人文篇”(如孝雅教育、感恩教育等)或特产篇(如茶文化、水蜜桃、乌米饭等),也可以围绕“节日文化”(如清明、端午、立夏等),开展相关研究。同时要注意学科、活动的整合,结合相关主题活动,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视野统筹兼顾,有效开展活动。每次大主题单元活动,都要制定好切实可行的活动方案,要注意丰富阅读内容,增加与社会互动和研究的成分,同时要注意过程性资料的积累,并严格按照教研室规定整理资料包。对需要学生上网收集资料的,信息技术教师要积极协助,按要求认真辅导学生上网收集资料,提高学生网上收集资料的能力。
(3)有序组织教研活动。
继续组织教师密切关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情况,并针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中的难点和重点问题进行专题研讨;加强综合实践研究性学习小组的相关工作,促进师生对综合实践课程的全面理解与深入思考,为解决综合实践活动实施中遇到的问题出谋划策。引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使用《学生研究性学习过程实录手册》,并积极引导用好学生用书和教师指导用书。加强对课堂教学动态生成资源问题以及教学预设与生成关系的研究,引导教师教学智慧的生成。积极推进学校综合实践教研制度的形成,旨在对研究性学习、劳动与技术、方法指导等方面进行教学实践开放活动,形成互相研讨和交流的氛围,逐渐明晰在不同课型下的教学结构。
三、具体工作安排:
二月份
学期工作计划研讨,新学期工作部署。
三月份
参加2016年常州市中小学研究性学习优秀成果评选活动;
服务学习项目研讨;
组织常规教研活动。
四月份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同题异构;
组织常规教研活动。
五月份
组织观摩江苏省综合实践活动“名师课堂”网络直播活动;
组织常规教研活动。
六月份
组织常规教研活动;
全面总结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情况,为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做出科学部署。
武进区潘家小学
鲁利玲
201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