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因我们而精彩
——优质学校复评后的点滴感悟
武进区潘家小学 杨建东
2015年2月5日启动优质学校复评工作到2015年12月11日正式复评,历时310天。三百多个日子里,我们不知度过了多少个不眠之夜,不知完成了多少份材料,不知擦过多少扇窗户,不知拖过多少次地,不知参加过多少次主题活动……我们很忙,但我们很充实,我们很开心,我们很幸运,我们很欣喜,因为我们成长了,我们进步了,我们发展了。
一、一个个个体在奋进。
潘小之所以能在短短的五年中取得一系列的成果和发展,这与优秀的教师团队是密不可分的。不管是原先的张卫平校长、秦勇副校长,还是来学校指导上课的专家、领导,他们都称赞我们老师的个人素养,这是我们潘小宝贵的财富,是潘小发展的根本源泉。在复评中,我们也看到了一位位老师在自己的岗位上耕耘着、思考着、践行着,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付出,却熠熠闪光。陈映华父亲生病住院,为了试上,上出高质量的语文课,她把父亲托付给老公,自己跑回来上课;吴冬梅老师在打扫卫生时脚崴了,本应该休息,但她忍着疼痛没有休息一天,依然带领着孩子们有条不紊地完成每一件事;王东明老师周三动了白内障手术,周四又来到学校,拖地、搬花、整理环境,默默地做着、服务着;徐雷波老师眼睛老毛病又犯了,只能请假,但他坚持周五复评当天一定要来学校,看看班级、指导学生、参与活动,样样不少;张文在复评前夜一直工作到晚11:30,但一到家胃疼,在医院挂盐水到凌晨5:00,6:30又出现在办公室,他用强大的精神力量支撑着自己的脊梁……从11月30日起,我们每一位老师不知付出了多少智慧,透支了多少体力,错过了多少次最佳睡眠时间,但我们老师都走过来了,因为我们每个人心中有一个明确的目标,有一个坚定的信念,有一种不屈的精神,有一种高贵的品质。
二、一个个群体在协作。
一次活动,如果只有一个个个体在努力的话,那这个单位也不会创造出什么奇迹。我们潘小除了一位位老师在努力,我们更是看到了一个个群体在协作。
布置教室文化时,六年级组、五年级组、二年级组等,他们早谋划、共设计、齐动手,把每一面墙都装扮一新,让每一个阵地成为育人的场所。由于我们是用心做了,所以专家组徐燕娟校长才会发现六(4)班黑板报上的精彩文字:“孝是最美的亲情之花,雅是最美的心灵之蕊,孝雅是一股永不枯竭的清泉,是三月醉人的春风,是润物无声的甘露,时时荡涤着我们的心灵尘埃,刻刻缓解我们的心灵的干涸,让我们行孝见雅。”
主题队会的成功与否,从一个侧面展示了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孝雅教育的成果。教育处的四位领导以及殷春亚老师,她们早早谋划,早早设计,早早行动。方案改了一遍又一遍,动作练了一次又一次,背景音乐换了一曲又一曲,但学生还是那批学生,一个也没有换。张文波老师、殷春亚老师以及李永清主任、吴文明主任等,硬是凭着扎实的专业素养和耐心,把我们的学生铸造成一块块好钢。更加可贵的是,在排练的过程中,六年级全体老师参与,一个不落,从组织、管理、辅导,班主任全程参与,积极主动,他们许多合理化的意见被一一采纳,展示出了一场高质量的孝雅教育成果会。正如专家组陈兰萍主任评价:“今天的主题班队中,可以看到我们学生显现的成长,那样的精气神,那样的自信。”
材料发挥着佐证的作用。韩英老师、许雪娟会计自接下编制索引目录的任务后,他们与吕洁老师利用放学时间、在家休息时间埋头整理,腰酸了直一直继续,眼花了眯一眯再来,手累了停一停接着干。她们凭着一股热情、激情,在短短的四天时间内完成任务,为专家组查阅资料提供了方便,为学校的发展提供了见证。
三、一个个团队在前行。
复评过程中,我看到了一个个团队在前行。
我没有参加学术沙龙活动,但我知道每一次活动没有一个人请假,没有一个人提前回家。校园外是黑乎乎的,支部活动室却是暖洋洋的,老师的智慧在碰撞,老师的激情在流淌。所以我们的沙龙活动得到了张主任的高度评价。
复评当天,30位老师要参加问卷调查,只有26位班主任带领着1269名学生参加大课间活动。我没有在场,但我知道学生步伐整齐、口号响亮,向专家展示了潘小孝雅少年的精气神。
社团活动,先后有两批领导来观摩。不管是校级社团还是年级社团,不管是运动健身类、艺术技能类还是科技类、综合类,老师们的组织工作到位,指导到位,学生兴趣浓厚,投入专注,展示了潘小文雅少年的良好形象。这一切,跟我们一直以来倡导的课程建设理念和教师的坚守是密不可分的,是一批有才华的教师的成功展示。
复评当天,韩英老师、施春红老师整理了会议纪要,但我们要把录音稿整理后交给专家组和市教育局。怎么办?按理不应该在周六再去打扰我们的老师,但当我拨通殷莉、吴冬梅、汤凌云、杨唯洁老师的电话时,她们没有一个不答应,而且都在第一时间交上了满意的答卷。
……
复评前夕以及复评当天,其实还有很多很多的感人故事,有些不为人知,有些还要我们今后慢慢去品味。
四、一位位朋友在助威。
潘小的发展离不开一群关心和支持学校的朋友。当你设备不够时,雪小会第一时间提供;当你需要指导书法教学时,曹小会提供人力支持;当你需要修改PPT和制作图谱时,南宅实验会大力支持;当你需要了解复评的经验时,坂小会帮助你;当你需要课堂教学专家时,协作片的行家、钟楼区的名师会来把脉。当你需要摄像时,镇广播站、曹小会成全你……一个和谐的环境共同撑起了一片蓝天。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胥校长用人格、魅力、理想带领着一群有才有情有根有梦的潘小人在前行!
最后,向全体老师致敬!因为我们,成就了潘家小学精彩的今天,让我们看到了潘小更美好的明天。
(注:由于时间仓促和关注不全,许多背后的故事了解不够,再加上笔拙,不到之处敬请谅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