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的路,你可以慢慢来
——读《孩子,你慢慢来》有感
武进区潘家小学 赵敏华
“我,坐在斜阳浅照的石阶上,望着这个眼睛清凉的小孩专心地做一件事;是的,我愿意等上一辈子的时间,让他从从容容地把这个蝴蝶结扎好,用他的5岁的手指。孩子你慢慢来,慢慢来。”这段话就出自龙应台的《孩子,你慢慢来》这本书。这段话是龙应台在买花时,遇到一位五岁的男孩帮她非常吃力地包花时写的,这也是我最喜欢的深深影响我的一段话。
读过龙应台的一系列书,印象最深刻的还是《孩子,你慢慢来》这本书,文中没有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没有峰回路转的曲折,但有无数的忍俊不禁,无数的温情绵绵,无数的心灵相通。读这本书,经常会为龙应台的教育智慧而折服,特别是慢慢等待的智慧。
所有的关于教育孩子的书都告诉我们,在孩子的成长中出现了这样或那样让你无奈的状况时必须控制自己的情绪。我们周围也有许多善于调节情绪,对孩子和风细雨的老师。但在教育急功近利的大环境下,我们许多老师也常常变得心浮气躁。我们常常以爱的名义指责孩子,抱怨他们与我们的愿望背道而驰。
而龙应台看着那个五岁的孩子,用草绳打个蝴蝶结,她愿用一生的时间去等,等他五岁的手指把这个蝴蝶结扎好。我们老师在面对班里的孩子时,有她那样用一生去等的耐心与勇气吗?面对班里的孩子们不断出现的这样那样的问题,自己是否有耐心让孩子慢慢来呢?孩子的认知水平和家庭环境不同,也使每一个个体不同。我们老师是不是也能对有个体差异的孩子们说一声:孩子你慢慢来呢?我们如果多一点耐心,少一点怨气,多一点爱心,少一点急躁,多一点理解,少一点指责,多一点宽容,少一点菲薄,是不是会让我们自己的心境明亮起来!使我们的内心充盈起来!使我们的工作快乐起来!耐心可以换来感动,急躁易有抱怨。
教育是一项工程,也是一种艺术。我们要做的,就是用我们的耐心宽容让我们的工作更从容、更有意义。这几年,我每年都不断地在接新班级,每年都会接触各类个性鲜明的孩子,也经常会抱怨,会急躁,会恨铁不成钢。每当遇到情绪想爆发的时候,我都会尝试提醒自己:静下心,沉住气,对于孩子的漫漫人生路,我只能陪伴这一年或两年,所以我必须耐心,必须尽力。允许孩子们的反复,允许孩子们的失误,也允许他们的懈怠和淘气。除了发火,我可以用很多办法让他们强化向善的行为。慢慢地,在等待中,在坚持中,你会收获欣慰与感动。
作为老师,我愿从容地等待,在孩子的身旁陪伴他静静地成长,哪怕只是一年。对于孩子的成长来说,教育是一项小火慢炖的过程,母亲需要静静陪伴,教师也是这样。孩子的世界有着成人不能理解的模样,而要想很好地观看这个世界里的风景,“慢”是最为重要的。所以,无论是为人父母,还是身为人师,都应该去静静地看看这本书。
让我们慢慢地等待,静待花开,听见花开的声音;静待破茧成蝶,听见蝴蝶翅膀震动的声音。
成长的路,孩子,你可以慢慢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