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3)班
教学目标:
1. 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性,督促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 加强养成教育,提高文明素质,养成文明习惯。
3. 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自我完善的能力。
教学重点:让学生亲身感受自己行为习惯的偏差,激励自己及时改正不良习惯。
教学难点:希望学生们通过这次思想教育养成更好的行为习惯。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观看程门立雪的视频
思考: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2、给文明下定义:
文明指一种社会进步状态,是人类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所逐步形成的思想观念以及不断进化的人类本性的具体体现。它与“野蛮”一词相对立。
二、展开主题
1、说说你都知道哪些文明礼仪?
(1)早晨进校遇见老师要主动打招呼,喊声“老师早,”“老师好”。
(2)向别人询问应主动讲“请问”。
(3)见到长辈的时候,我们应该主动说:“叔叔(阿姨),早上好(中午好等)”。
……
2、你能说说我们都是在哪些场合要讲究文明礼仪吗?
学校、家里、街上……
3、展示图片:(1)在巴黎圣母院,“请保持安静”这句话只写给中国人看
(2)在美国珍珠港,“垃圾桶在此”这句话只写给中国人看
(3)在泰国皇宫,“请便后冲水” 这句话只写给中国人看
4、阅读故事:一位年轻人因为小小的一个不文明动作而失去了工作
5、过渡:在我们身边也同样存在这些不文明现象
展示校园不文明行为图片
(1)这样的脚印并不好看
(2)举手之劳,校园可以更美好
(3)水在滴,资源正流走
(4)这不是展示雕刻技艺的地方
(5)墙壁涂鸦,这不是艺术
(6)“文化长廊”需要呵护
(7)角落的那个柜子……
思考:看了这些,你有什么感受?
6、展示13条日常行为规范生齐读
7、“文明人”自测:你是一个文明的人吗?
8、总结学生文明用语
您好(你好)、再见 、对不起、没关系、麻烦你、不客气、谢谢、不用谢、请问……、请稍等
9、练习文明你拍一,我拍一
10、讨论:请你说说那些曾经感动过我们的......那些发生在我们生活中最普通的......
三、总结
行为习惯就像我们身上的指南针,指引着每一个人的行动。纵观历史,大凡获得成功的人,都是一些良好行为长期坚持,养成习惯,形成自然。小时候的鲁迅先生,就养成不迟到的习惯,他要求自己抓紧时间,时时刻刻地叮嘱自己凡事都要早做,这样长时间地坚持下去,就成了习惯了。可见,行为习惯对一个人各方面的素质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对我们小学生来讲,尤为重要。我呼吁:行动起来,少先队员们!争做一个讲文明、懂礼仪的好学生。遇到师长、来宾,主动敬礼问好;上下楼梯,人多拥挤,注意谦让,靠右行走,保障畅通;讲究卫生,不乱扔果皮,见到纸屑随时捡;爱护公共财物,不乱写乱划……严格遵守学校规章制度,相互监督,共同促进。昨日的习惯,已经造就了今日的我们;今日的习惯决定明天的我们。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今天做起,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做一个合格的小学生,共同创造辉煌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