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进区潘家小学工作计划
(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贯彻落实《常州市武进区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和全国、省、市、区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以“成功起步,走向幸福”办学理念统领学校工作,加强学校文化建设,发展棋文化教育特色,充分利用优质办学资源,实行规范化、精细化管理,重点推进四大工程,促进学校内涵发展,建设和谐、平安、廉洁、书香校园。
二、工作目标:
1、实施管理提升:修订奖励性绩效工资方案,完善各项考核机制,强化部门、岗位职责。
2、促进教师提优:加强培训和学习,制订个人发展规划,加强教研组、备课组建设,开展基本功竞赛,建立教师成长共同体。
3、加强德育提效:注意校园布置、班级小环境建设,发挥少先队育人功能,注重班主任队伍建设。
4、狠抓质量提高:启动两大课题,注重实践研究;重视教学质量检测,提高合格率、优秀率,控制低分率。
5、提高学校品位:成立关心学校发展委员会,支持和促进学校工作;加强学生社团建设,开展“六一”社会汇报活动,展示学校教育教学成果和办学水平。
三、具体措施:
(一)关注教师发展,全力打造教师成长共同体。
1、比师德。突出“师德”的核心地位,倡导教师发扬奉献精神,立足本职,爱岗敬业,维护学校荣誉,同事间和谐团结。继续深入开展“168”爱生行动,对贫困生、学困生、外来工子女等弱势群体实行定人帮扶,切实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促进他们身心健康发展。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真诚关爱每位学生。
2、比师能。引领教师勇于“自我否定”,实现“自我超越”。结合学校三年主动发展规划制订个人发展规划,对自己未来发展有正确定位。开展教育教学基本功竞赛,在竞赛中树立先进典型,大力宣传先进事迹,弘扬主旋律,打好主动仗,在广大教师中形成崇尚先进、学习先进、赶超先进的良好风气。
3、比乐学。重视师训工作,通过跟岗学习,专家讲座、外出听课、观看优秀教育资料等方式对广大教师实施培训,以“请进来、走出去”两种形式选派不同层次的教师参加不同类型的培训,参训教师认真撰写培训小结,上传学校网站进行交流。精选各学科骨干分子,建立教师成长共同体,共同学习研讨,共同提高;重视读书学习,以“书香校园”“书香办公室”创建活动为载体,让教师树立终身学习观念,制定好年度读书活动计划,学习政策、文件,学习业务知识,阅读有益书籍,提升政治、业务等多方面素质。
(二)关注学生成长,切实提高德育实效。
以“孝雅”教育为中轴线,从以下三方面加以落实:
1、抓常规教育:重视小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对照《潘家小学学生一日雅行三字经》,依托《新时期背景下开展孝道教育的研究和实践》这一课题实施方案,细化学生一日常规要求,从用餐、集会、做操、课前准备、课间活动等学生日常行为中最基本、最简单、最容易忽视的细节入手,进一步增强学生礼仪意识、孝道意识、节俭意识、安全卫生意识;扎实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认真研究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以课堂为主渠道加强学科渗透,以活动为载体,调节学生身心,培养学生的合作、拼搏的精神。进一步完善班级心理委员制度,切实加强危机事件干预机制的建设。
2、抓特色活动。努力打造孝雅特色,构建“以孝为魂德育新体系”的工作思路,打造德育品牌。继续开展“学国学,行孝道、讲雅行”主题教育活动,在市级课题引领下各班开展各项小课题研究;以“学文化,比能力;学创新,比本领;学做人,比素质”为主要内容,开展学生“星级评价”活动。设立“孝雅星”、“乐学星”、“才艺星”、“环保星”、“进步星”。通过对学生发展过程的关注和引导,对学生实施多元激励性评价,让更多学生体验到成功的愉悦,使校园形成一种人人学“星”,人人争“星”的局面;部署和开展“我最喜爱的同学”海选活动,树立学生中的先进典型,形成良好的选先进,学先进的氛围。
3、抓阵地建设。校内阵地:充分利用红领巾值岗、红领巾广播、红领巾板报、《星星队报》等各种阵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及时纠正学生行为偏差,使学生真正将一日常规内化为自觉的行为习惯。要做到日日查,周周评,月月比,每学期结束公布并表彰优胜班级。将中型鼓号队扩建成大型鼓号队,加强训练,能演奏一至十套鼓号曲。校外阵地:合理利用社区教育资源,中华孝道园,城湾茶场、潘家敬老院等组织学生开展具有教育性、时代性、趣味性的活动;切实搞好“家长学校”工作,召开六年级学生家长会,班主任与任课教师一学年中至少要与每位家长都主动联系一次。形成学校、家庭、社会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
(三)关注质量提高,全面深化课程改革。
1、开发、实施校本课程。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根据学校办学特色,制定学校课程规划,重点开发棋文化课程,以棋启智,以棋育人。
2、坚持科研引领,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积极开展微型课题研究,帮助学生在学习上起好步,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引领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发展;提高课堂效率,针对学生实际备个性化的教案,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以教研组为依托,认真开展教研活动,做到教研活动主题化,集体备课有实效,打造高效的情知课堂;做实教学常规。严格执行减负规定,精心设计作业,注重练习的层次性和有效性,重视对作业的批改,加强质量的检测管理。
继续弘扬“五认真:“认真备课、认真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认真检测”。实现“六化”目标:“集体备课具体化、上课制度严格化、学生作业多元化、培优辅差绿色化、家校互动经常化、学籍管理清晰化”。
3、培养学生兴趣爱好,发展学生个性特长。成立“其乐乡村学校少年宫”,实现校内外资源的有效结合,让更多的农村未成年人共享校内外优秀教育资源和成果。通过开展活动,使每一个学生在学好文化基础知识的同时,至少发展一项特长。学校为学生发展搭建平台,设立围棋、数棋、象棋、合唱、舞蹈、书法、烙铁画、鼓号队、文学社、科技、田径、儿童画、电脑绘画、小记者工作站等项目小组,落实教师、学生、器材、场地、时间、内容等。对所有参与指导活动的教师实行考勤,将考勤结果纳入教师绩效考核。“六一”前各组准备精品展示和汇报演出。继续深入开展阳光体育长跑活动,贯彻“健康第一”的理念,积极争创“武进区第五届阳光体育冬季长跑先进集体”。
4、优化教学评价,重在多元评价,过程评价。评价方式要多样,将评价渗透到每一个教学环节中,将书面考试成绩、开放性考试成绩以及学生的日常学习表现、家长的评价、同学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结合起来,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业成绩;评价主体要开放,教师、管理者、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多向交互活动评价;评价内容要多元,不仅要关注学业成绩,更要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质、学习兴趣与积极情感体验等方面的发展。帮助学生发挥潜能,建立自尊、自信、自强,持续发展的心理状态。
(四)强化各项管理,努力创建和谐校园。
1、严格财务管理制度。坚持校长一支笔审批,经手人、证明人签字的原则。帐务做到日清月结,做到账物相符,收支平衡,开支合理,每年度向教师通报财务情况。
2、进一步明确校产管理职责,做到室室有人管、物物有人管,建立物产保管使用责任制度,尤其是一些教学损耗品的领用、登记与核销,努力消除水、电、物的浪费现象,使财尽其效,物尽其用。弘扬艰苦奋斗精神,立足学校发展作好规划和设计,筹措资金,精心设计,严密组织,有计划改善教师办公条件,做好设施设备的维护与修缮工作。后勤保障做到勤俭节约,不铺张浪费,将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
3、做好安全教育与管理。建立完备的安全教育与管理机制,明确各部门、每个教职工肩负的安全职责,增强安全防范意识。各班要把安全教育落到实处。学校每学期举行安全演练,每个月组织安全隐患排查,要针对不同季节安全工作的重点,开展安全教育。特别要做好学生接送车辆的安全管理工作,疾病预防、地质灾害、学生膳食和门卫等重点部位的安全管理工作。
4、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做好群团工作。党支部要组织开展好创先争优活动,建好党员示范岗。工会组织要积极组织、引导教职工参政议政、建言献策,开展教工活动,丰富教工文体生活。要继续做好送温暖、助困工作,要维护学校的团结和谐。
5、加强教育技术装备的应用和管理。有效使用学校硬件设备,并加强学校网络平台的合理使用和规范管理,逐步推进新技术的应用和研究。各部门要及时报送学校的重要活动信息,宣传学校,宣传教师。职能部门要通过编写简讯、广播、板报等途径,宣传学校,宣传师生,鼓舞人心。同时,学校各部门要自觉、主动接受、完成上级布置的各项工作,保证按时、按质、按量。
6、推行星级办公室评比方案,建设和谐校园。从本学期起,学校推行《五星级办公室评比实施细则》,从环境净化好、团结协作好、学习氛围好、履行职责好、安全节能好等五个方面对全校12个办公室进行测评,给各办公室评定星级等次,为书香校园、和谐校园建设推波助澜。
老师们,新的学期又开始了,让我们牢记校训“走好每一步”,自信满满地迈出稳健的步伐,为潘小的崛起而努力奋斗!
二〇一二年二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