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教育科研>>学科建设>>数学
高年级数学教研组活动记载(6)
发布时间:2017-01-10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韩英

 

高年级数学教研组活动记载(6)

时 间
2016.11.23
地 点
六年级办公室
活动内容
研讨
参加对象
高年级全体数学老师
活动目的
1、观摩唐飞云老师执教的公开课《认识百分数》
2、评议、研讨
活动过程:
(中心发言人 韩英)
一、观摩唐飞云老师执教的公开课《认识百分数》。
《认识百分数》教学设计(唐飞云)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98—99页例1及“试一试”“练一练”,练习第十九第1—3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现实的情境中,初步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会正确地读、写百分数。
2、使学生经历百分数意义的探索过程,体会百分数与分数、比的联系和区别,积累数学活动经验,进一步发展数感。
3、使学生在用百分数描述和解释生活现象的过程中,体会百分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意识。
教学重点: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会正确读、写百分数。
教学难点:体会百分数与分数、比的联系和区别。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谈话:同学们喜欢看篮球赛吗?说到篮球就会让我们想到一个人,你们知道是谁?(姚明)老师最喜欢看姚明的比赛,不仅是因为他是中国人,还因为他的技术全面,尤其是罚球特别准。
最近大课间活动发现我们班男生对篮球还是很感兴趣的,比如管雨投篮的命中率还是挺高的,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讨论有关篮球的话题。
二、例题教学,引出概念。
(一)新授例1
学校将要举行一次篮球投篮大赛,要求每个班级选出1名选手参赛。现在五(1)班已经有2位同学报名参加了,班主任王老师对两位同学的投篮情况进行了统计。(出示表一)
1、两人比较
学校要组织投篮比赛,班主任王老师对2名队员的投篮情况进行了统计。
姓 名
投中次数
杨 明
16
张 华
18
(1)师:如果你是王老师,你会选谁?为什么?(有没有其它看法?)
(2)师:看来仅仅比较投中的次数是不全面的、也是不科学的,我们还要看看这2位的投篮次数(出示表二)。
姓 名
投中次数
投篮次数
 
杨 明
16
25
 
张 华
18
30
 
师:你的担心是有道理的,投篮的次数真的不一样。那现在该怎么比呢?
(3)计算比率。
师:我们可先算出每个人投中的次数占投篮次数的几分之几。又叫“投中的比率”。(出示
师:说来说一说杨明投中的次数是投篮次数的几分之几?张华呢?(板书)
姓 名
投中次数
投篮次数
投中次数是投篮次数几分之几
杨 明
16
25
 
张 华
18
30
 
学生汇报后,屏幕中依次显示结果。
(4)探索方法。
师:现在你能直接比较出谁的水平更高一些吗?那该怎么办?通分,公分母是多少?(师出示通分结果)师:谁的成绩更好?
2.三人比较
师:真不错!可现在啊,王成同学也想参加比赛,他的投篮情况是这样的:
姓 名
投中次数
投篮次数
投中次数是投篮次数几分之几
杨 明
16
25
 
张 华
18
30
 
王 成
11
20
 
师:当然,我们还需要求出王成投中比率。(板书+出示)
师:现在谁的比率高一些?怎么办?思考一下。(通分)
板书:杨明 16/25 = 64/100 张华 15/25 = 60/100   王成 11/20 = 55/100
师:现在你能不能很快地看出来,谁最优秀?(杨明)
师:看来这些分数在比较的时候很有作用,所以我们给这些分数一个特定的名称:叫做百分数(板书:百分数),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百分数。(板书:认识)
(二)写法、读法教学:
师:这里的几个分数都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百分数,百分数通常不写成这样的分数形式,而是在原来的分子后面加上百分号来表示。板书:写作:64%
师:这个符号叫“百分号”。(写法说明)前面64的就是原来分数的?(分子)
师:板书:“读作 :百分之六十四”。
师:现在请你从剩下的2个写成百分数的形式。我找1个同学上来写一写。(板演的学生写黑板上的60/100和55/100)(指导书写位置)
师:他写得怎么样?你们写好了吗?(出示百分数)对比一下,写对了吗?(任指2个)这个百分数怎么读?这个呢?
(三)百分数意义教学:
师:那么,这里的64%是表示谁是谁的64%呢?(生说,师出示)60%呢?
师:还有几个大家互相说一说。(指导学生都是表示什么)
师:看来这里的百分数都是表示什么呢?
生:表示投中次数是投篮的百分之几?
课件上将几分之几改成百分之几,同时板书:表示……是……的百分之几。
师:投篮比赛中到百分数大家已经知道是表示什么意思了,那老师这里还有一些百分数。(逐题出示)(板书:71%、110%、60%)
(1)我国西部地区幅员辽阔,土地面积大约占全国的71%,人口大约占全国的百分之二十九(29%)。同时资源也十分丰富,煤炭储量大约占全国的百分之三十六(36%),石油储量大约占12%。
(2)学校蓓蕾艺术团中,女演员人数是男演员人数的110%(百分之一百一十)。
(3)李师傅计划生产一批零件,已经完成了52.5%(百分之五十二点五)。
师:这里的71%表示什么呢?这里的110%呢?60%呢?
师:你有什么发现?
生:百分号前面的数比100大。(有的等于100,有的大有的小……)
师:虽然这些百分数使用的情境不同,但是它们都可以表示什么?
师补充板书: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做百分数。(读一遍)
师:读了这句话后,我们知道了百分数和我们以前学的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一样的,都是表示两个数之间的一种什么关系啊?(倍数关系)
(四)百分数意义拓展延伸:
1.说一说
(1)课前老师还给大家提供了一些生活中的百分数(出示),请拿出来。这里的百分数又是表示谁是谁的百分之几呢?说给你的同桌听一听。(生说……)(切换投影)
师:谁想上来说给大家听听?(投影)
(1)衣:百分之几十/100%棉。刚才我们说的都是穿的,还有没有其它的?
(2)饮料、酒(喝的只说1个)   (3)报纸(1个)
(2)师:如果大家留心观察,我们生活中有很多商标上虽然没有百分数,但是却蕴涵着百分数的思想。瞧!(出示牛奶图)
师:这里的“每100克”是不是说这盒牛奶就是100克?好,谁来说一说“水分”是这盒牛奶的百分之多少?谁再来说一个?
师:(出题)谁来答第1题。
(1)这盒牛奶中,蛋白质含量是牛奶总量的( )%;
(2)这盒牛奶中,蛋白质含量是牛奶总量的( )/100,蛋白质含量与牛奶总量的比是( ):100
师:这个是百分数,这个是?(分率)这个是?(比)。虽然它们的形式不一样,但它们表示的意义是一样的。所以百分数又叫做百分率 或者百分比。(板书)
三、分层练习,加深理解
1.涂一涂(P99、练一练)
师:下面我们再来找一找图形中的百分数:下面每个大正方形都表示“1”,图中涂色的部分和没有涂色的部分各占“1”的百分之几?
师:你怎么这么快就想到95%的?原来涂色部分与没涂色部分合起来就是100%。
2.写一写(课本P100-3)
师:那么百分数和我们以前的学的分数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呢?请同学们看课本第100页第3题(出示),下面哪些分数可以用百分数表示?哪些不能?请把能用百分数表示的画一条横线,并把百分数写在旁边。(生写……)
汇报:略
师:通过刚才的研究,大家讨论一下:百分数与分数有什么区别联系呢?(出示表格)
新课小结: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百分数的意义、学会了百分数的读写方法,还总结出了百分数与分数的区别和联系。非常棒!
3、试一试
若用“1”表示下图中正方形的面积,试用百分数表示出阴影部分。
 
 
 
     
 (    )  (                
4师:生活中有百分数,成语呀也藏着百分数。
出示:百里挑一   一举两得     百发百中   十拿九稳    总结。
今天这堂课你听懂了吗?用含有百分数的句子来形容一下(100%听懂了)。
二、研讨、评议。
1、吴新民:本节课,扎实而有效,可以说是“实”中求“动”,“动”中求“新”,“新”中务“实”,“实”而有效。环环相扣,水到渠成。设计上注重了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的思想。教学目标落实到位。注重学生学习的过程性。合理安排,扶放结合。详略得当,层次感较强。课堂练习的设计突出练习的针对性和全面性。
2、杨建东:唐老师能精心解读教材,目标多元化,注重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激发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注重核心素养的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形成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及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效果好。
3、陆品荣:本节课教学目标明确,具体,多元化;教学设计体现层次性,能围绕只是核心曾呈现学,同时也非常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练习课设计有特色,很巧妙。教师语言精练,有感染力。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潘家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雪堰镇潘家兴政路200号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123号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