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
潘家小学中年级数学教研组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中年级数学教研工作将继续以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理念为指导,以区教研室提出工作目标为依据,紧紧围绕“深化课程改革、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师生发展”这一工作目标,坚持以夯实教学常规为基础,以加强教学研究为重点,以教研组建设为载体,进一步提升教师的课程和教学实施的能力,有效促进我校中年级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主要工作:
1.认真参加教材培训。积极认真地参加区期初组织开展教材培训活动,能专业地读懂教材、理解教材,创新地使用教材,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2.积极学习教学理论。这学期我们教研组将继续通过专题研讨、课堂观摩等形式,继续引领教师对课标的案例式解读,使教学理念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得到落实;常州市教科院把“运算能力”作为学科关键能力来进行研究,因此,我们中年级组将深入对整数运算能力进行整体研究,深入对估算、灵活运用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研究,切实提高学生的运算品质。
三、工作措施:
1.强化理论学习,提高教学水平和能力。“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教师不学习,教研活动就会成本“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教研组校本教研,狠抓理论学习,学习《新课程标准(2011年版)》,学习学科刊物、教研教改信息,使“善学才能善研,善研才能善教”,成为我们全组数学教师的共识,同时要不断更新教师的教学观念,以先进的教学理念武装,服务于日常的教学工作。
2.聚焦日常的数学教学,关注课堂教学和质量。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特别是数学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以学生为主体,运用启发式教学和开放式教学,努力避免出现“繁、难、杂”等多种形式的题海战役。教师不再是知识的权威,而是充当学生的组织者、合作者和助手的角色。学生也不再是知识的接收者,被动学习,而是与教师一样途径获取信息。提倡教师上好每一节课,课堂教学质量。
3.加强集体备课活动的开展工作。集体备课活动,以定期的和不定期的备课组活动为主。每两周开展一次活动 ,平时不定期的交流教学心得、教学方法,以及时提高每个教师的备课质量。要求每个人主备—个案,集体研讨—共案,个性修改—特案,课后反思—定案。
4.教师之间要随堂听课、评课。听课前备课,设计教案,互相切磋。听课后评议,就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使用,教学思想的渗透反思。组内教师每学期积极参加听、评课。组织教师外出听课,博采众长。
5.关爱青年教师的健康成长。为了使每位青年教师尽快成长起来,早日挑起大梁,教研组对关注青年数学教师的培养。实施新、老教师结对子,为青年教师搭建施展才华的平台,使青年教师由稚嫩走向成熟,使的青春热情和蕴藏的巨大潜能,迅速成长为市级、学校骨干。
6.抓好教科研,提升教师的理论素养。全体教师应具有科研兴教思想,自觉进行教科研实践。在平时的教学中,积累素材,积极撰写数学教学论文。
四、工作安排:
二月份:
1、参加区数学教材培训;
2、制定学期工作计划;
3、参加区优秀教师课堂教学展示活动。
三月份:
1、组织参加“小数报杯小小数学家”评选活动;
2、各年级申报区督导评估公开课;
3、集体备课。
四月份:
1、组织教师开展专题理论研讨活动;
2、开展集体备课活动;
3、进行督导评估验收磨课;
4、期中教学质量检测;
5、迎接区督导评估。
五月份:
1、开展集体备课活动;
2、学习新课标;
3、开展听课、评课活动。
六月份:
1、迎接市小学数学学科关键能力抽测;
2、组织教师参加专题理论研讨活动;
3、做好期末复习工作;
4、教研组期末工作总结。
中年级数学教研组 陆品荣
2017年2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