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级数学教研组活动记载(6)
时 间 | 17.05.11 | 地 点 | 四办 | 活动内容 | 听课、备课 |
参加对象 | 全体中年级数学教师 | ||||
活动目的 | 1、通过磨课帮助教师深入分析各个教学环节的得失。 | ||||
2、集体备课帮助老师掌握教材重点,有利于发挥集体的智慧。 | |||||
活动过程: 一、教学设计: 《认识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教学设计 武进区潘家小学 程丽波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情景中进一步认识分数,知道把一些物体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表示这个整体的几分之一。 2.使学生在学习分数以及相关数量关系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增强用数表达和交流信息的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分数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增强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认识将一个物体或几个物体组成的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表示这个整体的几分之一。 教学难点: 正确理解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其中的一份和一份表示的个数之间的区别。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谈话: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动物园去玩,大家想去吗?瞧,两只小猴子正玩的不亦乐乎呢!这时猴妈妈带来了它们喜欢吃的水果——桃。你觉得怎样分才公平呢? 学生回答后板书:平均分。 贴图:把一个桃子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这个桃的。 提问:其中的2表示什么意思?1呢?板书: 小结:这是我们上学期学过的知识。也就是将一个物体平均分成2份取其中的1份,就可以用表示,原来分数跟平均分的份数是有关系的。今天,我们继续来研究分数。 二、自主探究 1.认识整体的。 提问:吃完一个桃,小猴子们觉得不够。于是,猴妈妈又拿来了一盘桃(课件出示一盘盖好的桃),想一想,如果把这盘桃平均分给2只小猴,每只小猴能分得这盘桃的几分之几呢?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把一盘桃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这盘桃的。 追问:你是怎样想的?这里是把谁平均分的?怎样分的? 小结:之前把一个桃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这个桃的;现在把一盘桃看成一个整体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这盘桃的。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这盘桃有几个呢?(课件出示6个桃),你会在图里表示出这盘桃的吗? 介绍:我们可以将这6个桃用一个圈圈起来表示一个整体。 提问:谁来分一分? 指名学生上台分一分,接着提问:你们看懂了吗?教师再次示范并介绍:我们可以用一条虚线隔开,这时候虚线就发挥了大作用呢! 追问:(指左边3个桃)这3个桃是这盘桃的几分之一?(指右边的3个桃)那这一部分呢? 谈话:如果这盘桃有4个,或者8个,你会表示出这盘桃的吗?在课本上分一分,分完以后同桌之间相互交流一下你是怎样分的? 追问:分完以后观察两幅图,如果一盘有4个,这盘桃的是几个?如果一盘有8个,这盘桃的又是几个呢? 比较:观察这三幅图你有什么发现? 追问:三盘桃的个数不一样,为什么平均分成2份后,每份都可以用来表示? 小结:不管一盘桃有几个,只要把它们看成一个整体,并且平均分成2份,那么每份都是这盘桃的。平均分与分的份数有关,与物体的个数没有关系。 2.认识整体的几分之一 谈话:这时又来了一只小猴,3只猴还是分这6个桃子,现在猴妈妈该怎么分呢?每只小猴分得这盘桃的几分之几呢? 贴图:把一盘桃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这盘桃的。 追问:还可以将这盘桃怎样平均分呢?每份又是这盘桃的几分之一? 学生分一分 同时出现三盘桃平均分后的示意图。 比较:观察这三幅图你又发现了什么? 小结:把一盘桃看成一个整体,如果把这个整体平均分成2份,每份就是它的;如果把这个整体分成3份,每份就是它的;如果把这个整体平均分成6份,每份就是它的。也就是,把一盘桃平均分成几份,每份就是这盘桃的几分之一。 3.试一试 教师先指导学生读题,了解题目意思后,小组合作交流。 追问:都是12个桃,表示每一份的分数为什么不同? 4.小结 提问:你觉得今天学习的分数和我们之前学习的分数有什么不同? 学生自由回答。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 提问:这里将什么看成一个整体?平均分成了几份? 2.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先让学生说说每幅图都是把几个什么物体看成一个整体的?分成了几份?涂色部分是其中的几份? 交流完学生独立填写分数。 追问:下面两个图都是8个正方体,为什么每份表示的分数不一样? 3、分一分、涂一涂 4、4、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先帮助学生理解拿出18根小棒的的拿法,可以先放在桌上摆一摆。然后让学生自己拿一拿,说说思考的过程。 四、回顾小结 提问: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对分数又有了什么新的认识? 二、教学反思: 《认识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教学反思 武进区潘家小学 程丽波 《认识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一个物体或图形的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的基础上学习的,本课是系统研究一些物体平均分成几份,用几分之一表示其中的一份,学好本课知识,有利于学生对分数的产生和发展有进一步的认识,同时为下面学习几分之几和解决求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是多少个物体的实际问题奠定知识、思维和思想方法的基础。 从一个物体的几分之一到一些物体的几分之一,是认识分数的一次发展。理解一个物体的几分之一并不难,理解一些物体的几分之一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 创设的情景,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相联系。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在教学中,创造分桃子的熟悉情境,让学生借助于生活经验来学习知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本节课我利用猴妈妈给两只小猴分桃子的情境,先复习把一个桃分给两只小猴,紧接着马上提问把一盘桃分给两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得这盘桃的几分之几,让知识拓展的自然、流畅。同时出示一盘盖好的桃,看不到桃的个数,能有效的避免桃的个数对新概念建立过程的干扰,有利于学生把思维焦点聚集于“一个整体”上,在教学中假设桃的个数,让学生分一分,明确“一个整体的二分之一”的含义。认识一个整体的二分之一后创设“又来了一只猴该怎么分”,让学生自然过渡到学习一个整体的三分之一、六分之一上,水到渠成的完成对“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的认识。 在数学教学中运用对比,可以突出教材的重点,突破教材的难点,让学生辨别易混淆内容,联系前后知识,充分运用知识迁移来学习新知识。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充分应用对比,让学生在对比中进一步感知“几分之一”的含义。第一次对比:一个桃子的二分之一和一盘桃的二分之一,区分一个物体的二分之一和一个整体的二分之一的不同。第二次对比:从一盘桃有6个,到4个、8个,突出桃的个数虽然不同,但都可以看成一个整体,平均分成两份后,每份都是整体的二分之一,让学生逐步明确“一个整体的二分之一”的含义,使学习过程本身的价值得到充分展现。第三次对比:三盘桃都是6个,分的结果为什么有的用二分之一表示,有的用三分之一表示,有的又用六分之一表示,从中得出结论,把一盘桃平均分成几份,每份就是这盘桃的几分之一。 在整节课的教学中都注重知识的迁移,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尽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会知识。 三、年级组教师评课(见纸质评价表) 四、集体备课:区督导评估课再研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