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专题网站>>平安校园>>卫生工作
潘家小学垃圾分类管理制度
发布时间:2019-09-01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吴新民

潘家小学垃圾分类管理制度

为认真落实常州市“两减六治三提升”专项行动要求,全面推进学校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根据《教育部办公厅等六部门关于在学校推进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工作的通知》(教发厅〔2018〕2号)、《关于推进江苏省党政机关等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通知》(苏事管〔2017〕93号)、《常州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等文件精神,培养全校师生员工的环境保护意识,建设文明绿色校园,特制定本制度。

一、学校垃圾的分类

1.可回收垃圾(包括:纸类、塑料类、金属类、玻璃类等能变卖的垃圾)。

2.食堂垃圾(包括:剩饭剩菜,菜根菜叶、废弃油指等厨余垃圾)。

3.有毒有害垃圾(包括:废旧电池、废日光灯管、实验室过期药品、废旧电器等电子垃圾)。

4.不可回收垃圾(包括:塑料类、瓜皮果壳、建筑垃圾和其他清扫垃圾等)。

5.绿化带的落叶、杂草、草皮等垃圾。

二、垃圾分类处理的办法

1.学校在教学区设置两种垃圾箱,一种为可回收垃圾箱,另一种为不可回收的垃圾箱,全校师生员工必须按有关要求将垃圾放入相对应的垃圾箱内,按要求分类投放处理。

2.废纸及废纸品、塑料饮料瓶以及能变卖的其它塑料;易拉罐、玻璃瓶及能变卖的其它可利用的废弃物均必须投入到可回收垃圾箱。

3.各班各室清扫的不可回收的垃圾必须统一集中倒入学校指定的垃圾桶内,由环卫所统一拖运处理。

4.食堂厨余垃圾由镇城管局委托有资质的的公司派专人每天拖运集中处理。

5.有毒有害垃圾和废旧电子垃圾放置在红色垃圾桶,收集后由学校集中统一处理,并做好相关记录。

6.落叶、杂草、草皮等清扫后集中到学校花圃统一填埋做堆肥处理。

7.建筑垃圾等由施工单位妥善处理。

三、垃圾分类处理措施

1.学校要充分利用升旗仪式、班会、板报、橱窗等形式做好宣传教育工作,让全校师生员工充分认真垃圾分类处理的优点,为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做到人人参与,人人有责。

2.加强对分类垃圾的及时处理,后勤人员要按相关要求把好关并做好记录,发现问题及时反映,并提供垃圾分类设施设备的物质保障。

3.任何人未经许可不得私自处理,焚烧垃圾,轻者批评教育,重者并造成一定影响的给予相关处理,并追求有关责任。

4.对本制度执行良好的集体或个人,学校每学期给予表彰和奖励。

 

2019年9月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潘家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雪堰镇潘家兴政路200号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123号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