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线段
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观察,使学生初步认识线段,知道线段的特征,会用直尺画线段;
2、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认识线段,会判断线段。
3、培养学生观察、想象、操作等能力,合作意识及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学生初步认识线段,知道线段的特征
教学难点:学会画线段。
教学过程
一、感知线段
师:星期天,小明去看望奶奶,数一数,有几条路可以走?这三条路中哪条路最近?为什么?
师:路有直有弯,线也有直有弯。。请小朋友们拿出毛线,像老师一样把毛线随意放在桌上。观察一下,桌上的毛线是直的,还是弯的?你能把毛线变直吗?动手变一变,开始!你是怎么把毛线变直的?
师:把毛线拉直,两手之间的一段可以看成师线段。(板书:线段)跟着老师读一读:线段。
再跟老师一起说一说:把毛线拉直,两手之间的一段可以看成师线段。
师:他的毛线拉直了吗?可以看成线段了吗?他的呢?
师:你来告诉我,你的线段师从哪到哪儿?
师能:刚刚这位小朋友的线段是从左手这一端到右手这一端。与同桌说一说,你的线段是从哪到哪儿?(毛线固定)
二、认识线段
师:现在请小朋友把毛线收进课桌,比一比,哪位小朋友更快一点?
师:在数学上,线段可以用这样的图形来表示。这条线段与黑板上用毛线拉直的线段有什么相同地方?和同桌讨论下,谁愿意和我们分享一下。
师:这条线段是直的吗?这条呢?
师:所以它们是直的。
师:数学上把毛线的两端或者线段上的两个小竖线叫它端点(板书:端点)。一起跟老师说一说:端点。
师:线段上有几个端点?一起来数一数。线段有两个端点。
谁能完整的说一说,线段是怎样的?
师:我们一起来说一说。谁愿意来说一说?
三、运用线段
(一)判断线段
师:线段,我们认识了。我们来判断一下下面哪些是线段,哪些不是?
谁来讨论一下。
(二)寻找线段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也藏着很多线段。老师找到了线段:从这个端点到这个端点之间的一段可以看成是线段。
师:那你能找一找那些物体的边可以看成是线段?
师:其实在我们学习的平面图形中也藏着线段。我们来看第一个,是什么图形,有几条线段?
师:所以正方形有四条线段。那剩下的三个图形,你能数一数,填一填。
师:做好的小朋友向老师挥挥手,谁来说一说?
(三)创造线段
线段认识了,也会寻找了。接下来,我们来创造线段。拿出白纸,想办法创造线段。
1、画线段
师:老师收集到了两条线段,看看,这两个小朋友用什么方法创造?
师:观察一下,这两条线段有什么不同?
师:线段有长有短。
师:请小朋友介绍一下你是怎么画的?
师:在数学上,我们是这样画线段,先画一个端点,再画一条直的线,再画一个端点。
请小朋友自己画一下。
2、折线段
师:老师把这张纸对折,你能找到对折以后的线段?
师:这条折痕可以看成线段。你能折一条比它短的线段?你能折一条比它长的线段吗?
师:你是怎么判断的?
(四)研究线段
师:我们刚刚用画的,用折的方法去创造,线段还有很多知识,我们继续研究。
师:连接两点可以画几条?
师:有三点,每两点之间画一条线段,可以画几条?
师:那有四点,每两点之间画一条线段,可以画几条?
师:四点画四条线段,对吗?
师:我们可以先画外面4条,再画里面2条,从外到里。也可以用“找朋友”的方式。
1号可以和几号做朋友?2号还可以和谁做朋友?3号呢?
师:通过刚才的研究,你发现了什么?
师:三点中的这一点,四点中的这两点,很顽皮,没有排好队哦。现在老师帮他们排好队,数一数,有几条线段?
四、全课总结
今天这节课认识了线段,有什么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