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家小学舞蹈兴趣小组活动计划(2016.2-2016.6)
(一)成员特点分析
本期参加舞蹈队的学生是上期的学生,对舞蹈有了一定的兴趣,但是大部分学生连压腿、下叉等动作完成都不是很好。由于学生的年龄和基本条件的不同,所以不能要求同一标准,不能操之过急,特别是软度和开度要在个人原有的基础上逐步提高。
(二)活动目的
1、 以培养学习舞蹈兴趣为目的,使每一个学员在本期的学习训练中达到预期的学习目标。
2、 本期以中国舞三级教材为指导,包括头的练习、勾绷脚练习、手位和胯的练习、腰和腿的练习、手臂的练习、脊椎的练习共8个舞蹈组合。此年龄段的学生活泼好动,富有想象力,针对学生具体情况,因材施教并通过基本功训练,小组合训练及优秀舞蹈小节目,让学生了解更多的舞蹈知识,提高学习兴趣,为将来的学习打好基础.
(三)手段
1、运用示范、讲解和启发式教学相结合的科学教学方法,通过系统的、规范的、有代表性以及科学性的教学内容,使学生掌握每一个舞蹈动作。
2、 有计划的制定每节课的授课内容、教学重点、教学目标,通过循序渐进的方法进行教学。
3、 教授新课时进行正确示范、重点讲解、分解练习,以达到学生能准确完成动作,正确示范口数节拍,学生单独完成,配合音乐,完成组合。
4、 通过生动的、富有童趣的舞蹈小组合对学生的表现力进行训练,达到独立的表达情感。
(四)重点
1、 通过有针对性,有趣味性的地面活动组合,由头到脚的引导学生们活动开身上的每一个关节,每一寸肌肉,解决舞蹈基础中的的四大难点问题(开、绷、直、立)。
2、 由单一的动作练习过度到音乐组合中,主要通过单一的动作讲解,示范和反复练习完成,为下一阶段的学习打下基础。
3、 通过舞蹈组合训练学生的表现力及舞蹈感,同时不断巩固复习基础课程。
(五)教学效果
1、 使孩子们的形体、姿态、腿线条、腰腿的软度、力度和控制进一步提高。
2、通过组合的练习,使学生加深基本功训练的系统性,更好的服务于平日的舞蹈之中。
3、 模仿能力(能够较快并形象的模仿老师的动作)。
4、 表现力(跳舞蹈小组合要有一定的表情,自信)。
训练时间:
每周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