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就是教与学,两者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有教者就必然有学者。学生是被教的主 体。因此,了解和分析学生情况,有针对地教对教学成功与否至关重要。本班学生比较活跃,上课气氛积极,但中等生、差生占较大多数,尖子生相对较少,整体学习习惯差,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作业拖拉严重,不喜欢课外阅读,导致基础差,理解能力差。
教学中,我认认真真钻研教材和教法,根据本班学生情况,因材施教,课堂上努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想方设法令学生投入,不让其分心。上课内容丰富,做到深入浅出,难易适中照顾全部,尽量让每个学生能听懂。这样,讲课生动,就自然能够吸引住学生。这样,授课就事半功倍。因为语文的特殊情况,学生在不断学习中,会出现好差分化现象,差生面扩大,会严重影响班内的学习风气。为此,我制定了具体的计划和目标。对这部分同学进行有计划的辅导。我把这批同学分为三个组。第一组是有能力提高,但平时懒动脑筋不学的同学,对这些同学,我采取集体辅导,给他们分配固定任务,不让他们有偷懒的机会,让他们发挥应有水平。第二组是肯学,但由于能力不强的同学。对这部分同学要适当引导,耐心教导,慢慢提高他们的成绩,不能操之过急,且要多鼓励。只要他们肯努力,成绩有望搞提高。第三组是纪律松散,学习不投入,基础又不好的同学。对这部分人要进行课余时间个别辅导。因为这部分同学需要一个安静而又不受干扰的环境,才会立下心来学习。
语文是一门工具学科,对学生而言,既熟悉又困难,在这样一种大环境之下,要教好语 文,就要让学生喜爱语文,让他们对语文产生兴趣。否则学生对这门学科产生畏难情绪,不愿学,也无法学下去。为此,我采取了一些方法,就是尽量多讲一些文化生活故事,让他们更了解语文,更喜欢学习语文。培养他们读课外书的习惯,在教室里安放了一个书架,可以放很多书,要求每个学生推荐10本课外书,放在教室书架上,有明确的借阅时间,借阅要求,并且做好借阅记录,一个月一次借阅评比。这样一来,班级里读课外书蔚然成风。课间吵闹现象也明显减少,学习氛围浓。
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提高了,无论成绩高低,都体现了同学们的努力。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和学生们将共 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