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年级数学教研组活动记载(5)
时 间 | 2021.4.22 | 地点 | 六年级办公室 | 活动内容 | 研讨 |
参加对象 | 高年级全体数学老师 | ||||
活动目的 | 1、观摩翟雪皎老师执教的公开课《用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 | ||||
2、评议、研讨 | |||||
活动过程: (中心发言人 曹小琴) 一、观摩翟雪皎老师执教的公开课《用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 《用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教学设计(翟雪皎)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初步理解北偏东(西)、南偏东(西)的含义,会用方向和距离描述物体的位置,初步感受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的科学性。 2.经历用方向和距离描述物体位置的方法的探究过程,进一步培养学生观察、识图和有条理地进行表达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3.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用数学的眼光观察日常生活现象和解决日常生活问题的意识。 教学重点:初步掌握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能根据给定方向和距离在平面图上确定物体的位置。 教学难点:确定物体位置的方向。 教学资源:课件、铅笔、直尺、量角器 教学过程: 一、出示问题,选择策略 1.以图文结合的方式呈现例1,要求学生边读边看图。 2.引导交流:题中告诉了我们哪些条件?要求什么问题?大杯与小杯容量的关系还可以怎样表示? 3.提问:根据题目给出的条件,求每个小杯和每个大杯的容量,有什么困难? 如果720毫升果汁全部倒入小杯,而且知道正好倒了几个小杯,你会求出每个小杯的容量吗? 4.提出假设:如果把720毫升果汁全部倒入小杯,需要几个小杯呢?全部倒入大杯呢? 二、自主探索,运用策略
1.探索:如果把720毫升果汁全部倒入小杯,需要几个小杯? 结合例题中的示意图提问: 一个大杯可以替换成几个小杯? 把1个大杯替换成3个小杯的依据是什么? 由1个大杯可替换成3个小杯,你想到了什么? 小结:如果把720毫升果汁全部倒入小杯,需要(6+3)个小杯。 2.探索:如果把720毫升果汁全部倒入大杯需要几个大杯? (1)提出问题后,要求让学生看图思考。 (2)交流中明确:将倒入6个小杯中的果汁倒入大杯中,根据“小杯的容量是大杯的1/3”,3个小杯的果汁正好可以倒满1个大杯,6个小杯的果汁正好可以倒满2个大杯。 (3)小结:如果把720毫升果汁全部倒入大杯,需要(1+2)个大杯。 3.列式解答: 引导:根据上面替换的结果,你能求出小杯和大杯的容量各是多少毫升?学生尝试列式解答,交流计算结果。 4.检验。 引导:求出的结果是否正确?我们可以怎样检验?交流中明确:要看结果是否符合题目中的两个已知条件。学生通过计算进行检验,并完成答句。 三、回顾与反思,提升策略 提问:在刚才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经过哪些步骤?你觉得哪些步骤是关键?你能说说解决这个问题的策略吗? 学生交流、汇报。 四、拓展应用,巩固策略。 1.指导完成“练一练”。 (1)出示问题,让学生逢主阅读,并要求尝试画出表示题意的草图。 (2)提问:这个问题与例1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你打算用什么策略来解决这个问题? (3)追问:威慑么这道题假设全部买椅子而不是假设全部买桌子? (4)为了计算方便,要根据两个量之间的倍数关系合理选择假设。运用假设策略时,怎样根据数量间的关系假设也很重要。 (5)让学生自主进行检验。 (6)反思小结: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什么? 2.课堂作业:做练习十一第1题。 独立完成,同桌互说自己的想法。 全班交流。 3.做练习十一第2题。 提问:根据填充里的想法,这道题可以怎样假设?还可以怎样假设? 独立完成解答,指名板演。 五、全课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和感想? 1、蒋芬:翟老师的课,生动有趣。整节课,形成了合理的知识结构,重点突出,难易适度。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愉悦。认真参与学习的过程中,提高了质疑与表达的能力。感谢翟老师给同行老师们提供了一次很好的学习机会。 2、程丽波:这节课,翟老师围绕教学目标,创设了灵活的、有助于学习情境的学习氛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获得了扎实的数学知识,形成了基本的策略和能力。教学效果好。值得我们学习与探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