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实际生活和实践操作中认识时间
——《认识时间》第一课时教学反思
“认识时间”这一单元内容对于二年级的孩子来说,是一个难点。我在课前作了调查,发现虽然有小部分孩子在生活中经常会听到几点钟、几点几分这样的时间描述,但是到底怎么看钟表上的时刻、以及对于时间单位之间的联系是没有经验的。因此在教学中我联系实际生活和实践操作,同时借助多媒体辅助来认识时间。
1、创设生活情境,贴近学生生活。
数学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来源于生活。本节课我先设计了一个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听着滴答滴答的声音,认识钟表,进而让孩子交流在每天的学习生活中经常遇到或听到有关时间的描述。
2、以学生为主体,在实际操作中认识时间。
这节课我设计了四个活动环节:一是观察钟面,让学生把自己所看到的说出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此基础上学习整时以及读写。二是在时、分的认识基础上探索时、分的关系。三是我利用了实物钟,让学生体会1时=60分时,我拨动实物钟的分针,让学生观察时针的变化。在归纳总结后,设计了师生互动拨钟表的环节,让学生体会分针、时针是怎样走的。四是在拓展延伸中,让学生感受一分钟能做些什么?深刻体会虽然一分钟时间不长,可我们充分利用还是可以做许多事的。
在这四个活动环节中,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他们在活动中快乐的学习数学。
3、在层次清晰而富于变化的练习中体验1分钟。
练习是数学学习的重要环节,练习不仅是学生掌握知识、发展能力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沟通知识与创新的桥梁。在本节课中,我设计了多种练习,尤其设计了1分钟可以做什么?让学生通过1分钟写字、跳绳、做操等活动体验1分钟到底有多长。
4、加强节时、惜时教育。
教育离不开思想品德教育,本节课中,我进行了两次惜时的教育:一是在感受一分钟后,让学生初步体会时间的宝贵;二是在整堂课结束时,让学生再次体会时间的宝贵。(唐飞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