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下册《认识时、分》教案及反思(唐飞云)
教学内容:P8-9页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和交流,知道钟面上一共有12个大格和60个小格,准确认识时间单位时和分,知道1时=60分。
2、知道钟面的结构,发现时、分之间的进率,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3、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体验1分钟和1时的长短,初步建立时间观念,养成珍惜时间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知道钟面上有12个大格和60个小格,知道1时=60分。
教学难点:
理解时与分的进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课件出示各种钟表,观察他们的相同点。
二、操作体验、探索新知
1、认识钟面
钟面上有什么?(时针、分针、数、大格、小格)
2、认识大格和小格
(1) 介绍:像每两根长的线之间的一段叫一个大格。
(课件演示)从12到1就是 一个大格。
(2) 每两根短的线之间的一段叫一个小格。
(课件演示)思考:钟面上有几个大格?每个大格里有几个小格?
(课件演示)钟面上一共有多少个小格?
3、认识时
(1)介绍:我们刚才通过数知道了钟面上有12个大格,60个小格。时针、分针就是通过走多少个大格和多少个小格来计时的。那你知道时针和分针是朝哪个方向走的吗?(拨钟演示)我们把这个方向叫做顺时针方向。
(2)时针从12走到1,走了多少格?是多长时间? 出示:时针走一大格是1 小时。
(3)提问:那么时针从12走到4,走了几大格,经过了多长时间?走到8呢?
4、认识分
(1)我们知道了时针走一大格是1时,而且时针走的时候,分针也走着,那么 分针怎么走呢?
(展示课件),分针走一小格是多长时间? 出示:分针走一小格是1分钟。
提问:分针走2小格是几分?走8小格呢?30小格呢?
(2)讲述:分针走几小格就是几分。那么分针走一大格是几分呢?从12走到4 呢?12到9?12到11?12到12?
你是怎么数的?(让学生先回答并说明理由)
5、时与分的进率
(1)刚才通过学习知道了时针走一大格是1小时,分针走一小格是1分。那么时 与分之间是什么关系?拿起钟表拨一拨观察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让学生自己观察老师拨钟面,自由发言。
(2) (动画演示)
时针走一大格,分针走一圈,是60分。 板书:1 时= 60 分
三、加强体验、实践应用
1、感受1分钟。
一分钟到底有多长呢?让我们一起来体验一下吧。音乐:《时间像小马车》 一分钟还能做很多事呢!
2、感受一小时。
1小时有多长呢?我们来做一做:
一节课( )分钟,课间休息( )分钟,再加上( )分钟就是1小时。 回家问问爸爸妈妈他们1小时可以做什么?
3、展示ppt,巩固基础知识
(1)时针从12起走到1,要走( )小时;从12起走到7,要走( )小时。
(2)分针从12起走到1,要走( )分钟;从12起走到7,要走( )分钟。
4、拓展延伸
几时整时针和分针重合?
四、课堂总结、提炼升华
提问:小朋友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谁来说说看。
世界上最宝贵的是时间,我们要珍惜时间,合理的安排时间学习,做时间的小主人。
五、板书设计
认识时分
时针走一大格是1时
分针走一小格是1分钟
1时=60分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认识时、分》教学反思
本课是在学生初步认识整时、半时,并对作息时间有一定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课程要求教学时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入手,唤起看钟表的已有经验,感受到生活中需要认识钟面、了解时间,让学生认识时间的现实意义,接着教材分两层让学生认识时分。通过钟面上的时针与分针、大格和小格来认识时针走一大格就是1时,分针走一小格就是1分。再让学生仔细观察时针和分针的转动,从而发现时分的关系,知道1时=60分。
教学前,我布置了学生进行预习,这使得在教学钟面上的知识有了一定的帮助。一年级时,对于“大格、小格”,孩子们都未接触过,通过课前预习,除了钟表上的12个数字还有三根针,他们还初步知道了大格和小格的概念。第二个是时间的书写和读法,课堂教学过程中,有的孩子习惯于把我们生活中所说的“几点”带到了课上,有的孩子帮助改正其读法:“几时”。通过教学之后,也同时发现了许多问题:1、设计虽然较清晰,但是第二个重点为把握到位,简单的几时几分,大半孩子能够读写,但是还有大半的孩子由于课前没有预习,还是没有掌握;2、以后放更多的时间关注下后进生,他们理解能力相对要慢一些,让他们也能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这是公开课的最大问题。今后在教学中还需更加努力改正自己的教学!(2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