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教育科研>>学科建设>>数学
(陈丽锦)《小小商店》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21-06-09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陈丽锦

《小小商店》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一下第72-73页。

教材分析:

参加购物实践活动是进一步认识人民币以及进一步理解购物活动中各类数学问题的最好方式。考虑到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实际生活经验,教材设计的“小小商店”活动,主要是引导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了解购物过程,积累购物经验,从数学角度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主动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了解人民币的实际价值,丰富对与购物相关的数量关系的理解,积累解决简单购物问题的经验。

2. 使学生经历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购物活动中各种实际问题的过程,培养收集、整理和加工信息,以及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在该活动中,进一步培养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牌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加深学生对人民币的认识,进一步掌握人民币换算及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在情境中能比较熟练的买卖商品。

教学准备:

板贴、课件、平板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课前谈话:来学校快一年了,我们也参加了很多活动,来说说你印象最深刻的活动吧。

(生介绍:小记者活动(无人机讲座),曲棍球社团,象棋、围棋社团,社会实践活动(去淹城春秋乐园领略古城风采,去天目湖国家4a级景区游山玩水)、买灯笼/爱心义卖活动)

(神秘)老师这有一组充满回忆的照片,你们想不想看看?【播放义卖图】

师:看出这是什么活动的照片了吗?

生:卖东西的……上学期义卖的时候。

师:看来大家对去年的爱心义卖活动记忆深刻。听说马上我们学校又要举办一场这样的爱心义卖活动了,你们想参加吗?

生:想。

师:好的,只要开动脑筋,努力闯过几个关卡就能组队参加购物活动,大家有信心吗?

生:有。

(正式上课)师:嗯,那咱们先去 “小小商店”闯关吧。  上板贴“小小商店”

二、  解决问题,代入情景

(一)、第一关:看一看,选一选        

第一关,我们来到零食铺子。

1. 哇,好多零食呀。看看要我们完成什么任务:

看一看,有哪些零食,价钱分别是多少?上板贴“看一看”

(师:小朋友说的时候尽量把价钱也说出来。坚果32元,可乐6元,肯德基40元,薯片10元,奶茶8元,辣条4元)

选一选,你想买哪两种?在图中标记出来。你想用什么作为标记?“打钩”“画圈”上板贴“选一选”

算一算,这两样物品一共要多少元。上板贴“算一算”

说一说,你选了哪两种零食,一共要多少元。

投屏展示。(可以提醒孩子问问:有和我选的零食一样的小伙伴吗?)2-3人汇报。

【小朋友算的很快也很正确,每人到奖励篮里拿1枚点赞卡,它也是1元钱,可以作为你们自己的购物基金,在后面的环节里可以使用 ,喜欢吗?期待大家的精彩表现哦。】

(二)第二关:算一算,够不够

接着,我们来到了杂货铺子,开始第二关。

1、先看一看,商店里都有哪些物品呢?价钱又分别是多少?点3样商品说一说品名、价格。 

(竖笛,是一种乐器;跳棋,喜欢棋类的小朋友肯定认识;机器人,视科技高速发展的产物;笔记本,可以用来记录美好的心情、语言等)

2、师:好的,问题来了,谁来读一读?

(带了30元钱,买一个玩具熊猫和一个洋娃娃,够不够?)

师:够不够?你是怎么想的。  推截图   2人回答

(先算一算,玩具熊猫和洋娃娃一共多少元;再比一比,判断出不够。谁再来说一说?你是用算一算的方法,真好!你还比一比,真厉害!)

师:大家都是这样想的吗?  

好的,在平板上把你们的想法写下来。

预设:①11+20=31(元)不够。

②11+20=31(元)31>30不够。

师:比一比,两边的做法,你更喜欢哪一种?

生:第二种。/第一种。

师:说说理由呢。

生:写了31>30。

师:(那也就是说第二种)写出了比较的过程,更完整了,大家同意吗?

我相信小朋友都是这样想的,那我们就要把心里想的用数学语言表示出来,那这个答案就更好了!

师:是这样写完整的请举手。(同桌两人都能得1枚点赞卡)

师:好,那如果老师身上带的全是10元的人民币,没有其他钱,我至少要拿出几张10元,才能够买这两样物品?

生:至少4张。

师:4张10元是多少元钱?

生:4张10元是40元。(要求说完整)

师:40元够了吗?那谁来说说3张10元为什么不行?

生:因为3张还少1元钱,就买不到那两样东西了。

师:所以至少要拿出4张10元。

恭喜通过第二关。

3、第三关:想一想,怎么带;选一选,买什么

⑴选人民币

趁热打铁,看第三关。老师这里有个信封,上面写着50元。  举起信封   想想我可能准备的是怎样50元钱。电脑上啊,有一些50元、20元、10元、5元人民币供你选择。

师:先想一想,再动手在平板上选一选、拉一拉。选完一种,可以再想想还可以怎样准备。

*预设①(一种币值3种):一张50元。  五张10元。   10张5元。

*预设②(两种币值8种):两张20元和一张10元。 两张20元和两张5元。  一张20元和三张10元。  一张20元和六张5元。

四张10元和两张5元。  三张10元和四张5元。  两张10元和六张5元。  一张10元和八张5元。

*预设③(三种币值2种):一张20元、两张10元和两张5元。

                     一张20元、一张10元和四张5元。

交流:分屏对比交流。各自说说是怎样带的。(几张几元的)

小结:哇,有这么多不同的可能啊。小朋友真厉害啊!一起看看老师准备的(从信封里拿出50元):一张20元、两张10元和两张5元。有没有猜对的小朋友?

⑵选商品

真高兴。/看到小朋友们有不同的想法,老师很开心。

那就用这50元买些水果给大家吧。看,前面就是水果铺子。如果你作为咱们班的班长,老师请你带上这50元给全班的小朋友去买水果。想想,你要怎样选水果比较合适。

预设:①超过50元的(要选择合适的价位的水果购买,对,老师只有50元呀)亮点:可以使用1元卷抵扣。

②买一、两种物品

买三、四种物品

先操作,再交流:②看一看、比一比,为什么有些小朋友只能买1-2种水果,而有些小朋友就能买3-4种?我们请买了3-4种的小朋友来分享一下自己的经验。你们怎么没选西瓜、小番茄?贵。

小结:哦,看来,买的物品越便宜,就能买的多;反过来,买的物品贵,那就只能少买点了。是这个道理么?

恭喜,恭喜,第三关也顺利通过啦。

三、  操作实践,体验过程

(四)买一买

好的,有一首儿歌在恭喜我们过关了,一起来听一听,读一读。

多媒体出示儿歌:走一走,看一看。

比一比,选一选。

要想买,先估算。

比比谁呀最能干。

听一听录音,再低声读一读。

儿歌听完了,咱们就要正式参加义卖活动喽。你瞧,摊子都摆起来了

那我们就分组参加购物活动吧,先看看活动要求。

上板贴“买一买”

两人一组进行活动,一人做顾客,另一人做营业员:

1、    看一看,活动中都有哪些商品,价钱是多少;

2、    选一选,你喜欢什么商品,想买什么商品;

3、    算一算,要付多少钱,怎么付比较合适,把付的钱拉到“顾客的框”里;

4、    买一买,营业员要不要找钱,找多少,把找的钱拉到“营业员的框”里。

机动:完成一轮后如果有时间可以交换再来一轮。

找两种预设结果交流:

预设①有找回的情况。

预设②没有找回的情况。

预设③相同物品不同付钱方法。

预设④多付多找的情况。(付钱的时候,还是正好,或者凑成整的几元或者几十元,比较合适。/当然,像这样付很多,再找回很多,那就不合适了,是吧。)

预设⑤有技巧的支付。4元+3元8角=7元8角。付8元;付10元;付10元8角。比较结果,都可以,付10元8角的,生活经验很丰富,直接找回2元就可以。支付时,还可以使用一些小技巧,帮助我们更方便的进行交易活动。

小结:买东西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一种行为,我们要学会正确使用人民币。那接下来,我们来观看一则视频,看看如何正确使用人民币。   放视频

视频看完了,是不是对如何正确使用人民币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人民币是国家发行的;人民币上的图案不能私自使用;不能私自印刷、制作货币)说得真好,听得很仔细。

而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科技的发展,我们除了可以使用人民币支付外,还可以刷卡消费、手机支付。技术一直在进步,学习永不止步!

四、  总结经验,提升价值

师:好了,今天通过实践活动,我们发现原来数学知识就在我们生活中,只要我们做有心人,认真观察,就会发现许多有趣的数学知识,也能找到更多的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潘家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雪堰镇潘家兴政路200号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123号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