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教育科研>>学科建设>>语文
(翁惠琴)2021-2022三年级上学期语文个人教学计划
发布时间:2021-09-13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陆雪梅

本学期教学总的目的要求

一、 知识与能力目标

继续掌握正确的读写姿势,并养成习惯;养成爱惜学习用品的习惯。继续培养积极发言、专心倾听的习惯。继续培养勤于朗读背诵,乐于课外阅读的习惯。继续巩固汉语拼音,利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阅读,学习普通话对学习汉字有浓厚兴趣,能利用汉语拼音识字,学习普通话,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学会250个生字,会认250个生字。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采用一优生带一后进生的一帮一行动。请优生介绍学习经验,后进生加以学习。充分了解后进生现行学习方法,给予正确引导,朝正确方向发展,保证后进生改善目前学习差的状况,提高学习成绩。课堂上创造机会,用优生学习思维、方法来影响后进生。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感受金色的秋天的美,激发学生用心去感受美;让学生游历奇妙的童话王国,服受童话丰想象,并试着自己编写童话;培养学生猜测和推想的能力,学习猜测的一些方法,感受身边的美,培养学生发现美;2.了解祖国壮丽的山河、富饶的物产,培养热爱祖国、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感受大自然给我们的珍贵的礼物,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3.感受美好的品质犹如温暖的阳光,受到关爱他人,助人人为乐的思想品德教育。

 

 

 

本学期教学主要内容

按专题分成8个单元,每个单元34篇。

◎精读课文20篇,略读课文7篇。

◎口语交际4次、习作8次(有的合有的分,有的提供多个角度)

◎安排“古诗词背诵”和”综合复习”板块。

◎生字:写80个

教学时多从文化角度来思考各个专题:

(1)想象生活——阅读时,关注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3篇课文中语句表达非常精妙,学会抓住关键词句理解课文。

(2)秋天的美景——利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

(3)童话——精神文化:感受童话中生动有趣的形象。

(4)预测——一边读,一边预测,顺着故事情节去猜想,感受阅读的乐趣。

(5)观察——体会作者是怎样留心观察事物的。本单元的两篇课文都安排了与观察有关的内容。

6自然风光——借助关键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本单元的课文主要描写了美丽的景色,很多片段都有关键句,根据这个句子可以理解课文大致内容。

(7)大自然——感受课文的生动语言,积累喜欢的语句。本单元的三篇课文都描写了大自然的美妙,语言生动、优美。

(8)爱——学习带着问题默读,理解课文的意思。本单元的四篇课文都安排了默读课文,边读边想的练习。

 

教改措施和方法

一、把握“读”与“讲”的关系。

6.学习联系上下文,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词句的童思初步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

7.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初步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8.开始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9.识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背通优秀诗文10篇(段)

二、注重对课文的形象感受。

 (1)充分发挥朗读的熏陶感染功能,但“读”并不是体验和感悟的唯一方法。

 (2)“形象大于思想”,感受形象比抽象特点更重要。

 (3)从“客观”的分析走向入情入境的体验和感悟。

(4)适当使用教学媒体,防止图解文本。

三、从课文中学习表达方法。

(1)引导学生注意课文的表达方法,包括学会运用有新鲜感的词、充分发挥想象力

2)多读多背积累表达方法。

3)引导学生像作家一样思考:如果你来写,会如何表达?

四、掌握提问的技巧。

(1)要设计好关键性的问题,既能启发学生思考,又可以给学生提供较大的自主学习和发展的空间。

(2)要用好、用足课后的思考题。少提小问题,多提大问题;少提事实性的问题,多提诠释性的问题;少提认同性的问题,多提批判性的问题;少提简单陈述的问题,多提创意思考的问题。少提封闭性的问题,多提开放性的问题。

五、突出课文学习的重点。

不要面面俱到、千篇一律,设计教学有点创意。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潘家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雪堰镇潘家兴政路200号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123号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