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进区小学四年级作文调研总结反思
常州市武进区潘家小学四(1)班 李永清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我的分析:
1、题目。本次作文调研,题目范围比较大,应该适合每一位学生写作,也就是说,写作时内容不会有什么偏差。学生能围绕自己最爱的人、事、物来写。
2、中心。总体看,学生能围绕中心写作。缺点就是对中心的把握不突出。例如:谢孟桃的《我最爱的老师》,目的想通过自己在跑步时摔倒受伤了,老师关心爱护自己这件事,表达对老师的热爱之情,但由于前面费了好多笔墨,表达对老师的爱书写不多。
3、字数。大部分孩子能达到350字的要求,但感觉比较勉强,好像是为了达到这个数字而写。可以从卷面的修正带痕迹可以看出。
4、整洁。尽管这次调研卷上,书写有进步,但字迹书写水平不理想,影响了阅卷老师的第一好印象。
我的思考:
1、阅读。第二学段(3~4年级)关于阅读要求,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要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我们的孩子是远远不够的,并不是书不多,而是不去读,在家监督不到位。因此,“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做不到,作文没有新鲜感。
2、体验。课标在习作方面要求,要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能不拘形式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很难,主要学生缺少有目的的实践体验,这是当今写作中最大的缺憾。应该说,平时在方法上的指导还是能按要求去做,但没有达到目的,学生作文词汇量少,不善于神态、动作、语言、心理描写,造成话语很短,无话可讲。
3、写作。针对现实,教师要利用平时学生开展的活动,认真辅导写作,将好的范文印发学生,照样子模仿,应该体验会深些。
我的方向:
今后,我们要按照课标,积极引导学生能用简短的书信便条进行书面交流。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根据表达的需要,正确使用冒号、引号等标点符号。一样一样落实到位,学生的作文水平才会真正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