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年级语文 备课组活动记载(六)
时 间 | 11.09 | 地点 | 五年级办公室 | 活动内容 | 学习研讨 |
参加对象 | 全体高年级语文教师 | ||||
活动目的 | “语文园地”怎么教 | ||||
活动过程: 一、引出话题:“语文园地”怎么教? 二、交流: 蒋丽:词句段运用有法、有趣、有效 1.指导“有法”。词句段的教学着眼点在于“运用”,要以落实本单元的语文要素为核心,抓住关键词,方法要明确。一个单元落实一个训练点,集中攻克。 2.情景“有趣”。“词句段运用”相对课文教学会比较枯燥,要提高趣味性。比如创设有趣的生活情景,链接学生的生活,激发学生的写话热情。 3.训练“有效”。仿写促发展,可以给学生搭好支架,降低难度,从模仿中锤炼语言。指导时始终围绕单元语文要素,有的放矢,核心任务驱动下完成语言运用能力的提升。 钮晓萍:交流平台要整体观照,以终为始 交流平台是编者意图、教学价值和语文要素的集约呈现。此种方式呈现既使编者化身为平等交流的一员,又能呈现理想中的话题讨论,将思考和行动方式表达出来,给予学生正确有效的引导和示范。 在实际教学中,了解编者意图,对教材有一个整体的观照,对单元有一个全面的思考,能使交流平台展现价值和功能的最大化。教师在单元展开前、备课过程中,应当先关注单元导读和交流平台的内在联系,从而真正实现“以终为始,依纲扣本”。 陈映华:注重结合,方法多样 将课文内容与语文园地知识有机渗透,指导学生注重平时积累,并有意识的在语文园地中集中运用学习,在温故知新中让学生对知识掌握更加牢固。 听说读写,与实际生活有效结合。在教学“日积月累”这一板块时,要关注学生听说与读写的结合,在熟读的基础上多背多写,多鼓励学生自己思考诗句或名言大意, 让学生大胆表达。学生不仅会读会写, 同时也明白了在怎样的情景之中进行应用。 组织活动,让教学方法灵活多样。充分利用语文园地中丰富的文字与图片、人物形象等,使课堂教学生动有趣。也可以开展相关的活动,如通过一些小游戏、小活动、小比赛等形式,组织学生运用一种富有趣味性的, 拥有较强参与性的方法进行知识的学习与记忆。 吴冬梅:穿针引线 共筑乐园 语文园地是单元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所学知识、技能进行系统地整理、整合、巩固的过程,但现实的教学却是就题解题,把几个板块过一遍就算是完成了任务,简之又简,枯燥乏味。 事实上,只要我们仔细观察就会发现,统编版的“语文园地”的设计是由一根潜在的“线”穿串起来的,而教师要做的就是寻找出那根隐藏之线,把遗落的“珍珠”串联起来。 许建云:立足单元整体,挖掘“园地”奥秘 统编版教科书中的语文“园地”,创造了多彩的学习实践体验栏目或板块。我们在教学中应该需要明确的是: 1. 立足单元整体,进行整体规划。在整体学习意识的主导下,研读每个单元语文园地的内容与单元内其他版块内容之间的联系。 2.发现内部关联,建立栏目联系。一个语文园地中的不同栏目,有时会通过统一的线索将它们联系起来展开学习活动。 3.关注纵向变化,引领学习成长。要关注不同年级相同栏目间的发展变化,让学生感受语文学习中的成长。例如“书写提示”这一栏目,就需要在不断的回顾基础上学习新知。 4.注重学习趣味,加强生活迁移。将语文园地的学习与学生广阔的语文生活建立起联系。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进一步丰富积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