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教育科研>>学科建设>>数学
低年级数学教研组活动记载(7)
发布时间:2022-01-17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钮丽英

年级数学教研组活动记载(7

时间

2022.1.6

地点

支部会议室

活动内容

研讨

参加对象

年级全体数学老师

活动主题

减法教学中的困惑和学生出现的状况 

活动过程:

钮丹艳与老教材相比,新教材的计算教学内容有所增加,原来编排在第二册的退位减法移至第一册进行教学,教师们认为加重了负担,加大了难度。 

  陈丽锦从课时数来看,所花的时间明显减少。20以内的进位加法与退位减法总共被缩减至10页。以前的教材采用的是那种一步一趋的“小碎步”教学法,即把20以内的进位加法,分成“9加几”“8加几”等几个小节,分段教学,教一段练一段,这样教起来老师们觉得心里踏实,可以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地过关;而新教材采用的是一种系统教学的方法,即所有的进位加法只花一堂课时间研究方法,其余时间基本上就是练习了,练习内容也不够多,老师们担心学生学得不够扎实。 
    钮丽英:来自算法多样化的困惑。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们常常对要不要强调“凑十法”等问题感到举棋不定。新课程注重让学生自己选择计算方法,不强求方法的统一,但学生的方法往往不是最简便、最快捷的,有时导致速度很慢。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不可以向学生暗示运用“凑十法”的好处呢?要是全班没有一个学生想到用“凑十法”来进行计算,教师是不是有责任讲解一下呢?这是很多老师感到迷惑的地方。此外,当学生“创造”出很多方法时,教师又有担心了:方法这么多这么杂,却没有一种主要的方法,不便于老师反复讲解,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还可能会看得眼花缭乱、不知所从,导致一种方法都没掌握好。 

秦梦璐来自练习与评价方面的困惑。   运用新教法教出来的学生,口算能力似乎不如往届生,学生算得慢、容易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根据老经验,要想使学生计算能力得到提高,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加强练习。但是,如果进行大量有密度的练习,会不会使学生前面两个月好不容易培养起来的对数学的兴趣丧失贻尽呢?如果不加强训练,学生的口算能力达不到应有的标准,又该如何进行评价?
    顾靖溢关于教材——更新观念,加强学习,深入研究新教材的编排意图。   宋淑持老师曾经说过:任何一种教学实践,都是受一定的思想方法所影响。我们只要探究一下新教材的编排意图,就不难看出,新教材是运用了系统思想方法来编排计算教学内容的。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合为一个整体;二是对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教法进行改革,首堂课即从整体上对计算方法进行研究。老教材采用的那种“小碎步”教学法,实质上一种“机械分割”思想的反映,是“还原论”的体现。“20以内的进位加法”实质上一个整体,它和“20以内的退位减法”组成一个更大的整体,过去我们为了教得“扎实”一点,把它们人为地进行分割,殊不知这种分割容易造成儿童机械地、孤立地看待问题的习惯,不利于培养他们“事物相互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不利于他们培养主动探求数学方法的精神,不利于培养他们主动学习和创造的兴趣。而新教材正是摒弃了这种做法,运用了更科学更合理的思想方法,有利于儿童数学思维的后续发展。而且我们还应该看到,随着社会的发展,有很大一部分学生已经接受了较好的学前教育,新教材的编者正是意识到了这一点,才作出了比较切合实际的安排,以使教材具有挑战性,所以教师就更不要有畏难的情绪。 
   汤蓥关于算法——解放思想,开放思维,鼓励算法多样化。   算法多样化是课程标准中的一个重要思想,是指尊重学生的独立思考,鼓励学生探索不同的方法,并不是指让学生掌握多种方法。学生有着不同的知识背景和思考角度,“凑十法”等方法并不是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是绝对的好方法。所以教师要解放自己的思想,开放学生的思维,提倡算法多样化,只要是学生自己开动脑筋想出来的办法,就是好办法。到时你会发现,学生的创造力真是不可估量。

钮丹艳:听了大家的讨论,我们感到这是一次比较成功的教研活动。希望大家能将这次活动的心得真正运用到实际教学中,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潘家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雪堰镇潘家兴政路200号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123号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