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教育科研>>学科建设>>数学
2021—2022学年六年级数学上册备课组教学计划
发布时间:2021-09-13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蒋丽丹

武进区潘家小学      年级  数学  学科(上册)教学计划

年级组教师: 杨建东 徐向东翟雪皎蒋丽丹王雪波

本学期教学总的目的要求

1.知识技能方面。

(1)经历探索和理解分数乘、除法的含义和计算方法的过程,能进行简单的分数乘、除法运算,以及分数四则混合运算(不超过三步);理解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求比值、化简比;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会进行小数、分数和百分数的互化;能联系分数的意义理解相关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并能运用数量关系正确解答与分数、比、百分数有关的实际问题(不超过两步)。

(2)通过观察、操作,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以及它们的展开图;通过实例了解体积(容积)的意义,及度量单位,能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感受1立方米、1立方分米、1立方厘米的实际意义;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解决一些相关的实际问题。

2.数学思考方面。

(1)在认识比和百分数意义、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以及体积和容积意义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从具体到抽象的认识过程,发展初步的抽象思维能力,增强数感、符号意识和空间观念。

(2)在探索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比的基本性质,以及长方体、正方体体积计算公式的过程中,能主动联系已有知识和经验进行观察和操作、比较和综合、猜想和验证、归纳和类比等活动,进一步发展运算能力和推理能力。

(3)在探索简单数学规律、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能够合乎逻辑地进行思考,并能清晰、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进一步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

3.问题解决方面。

(1)能从具体的问题情境中发现并提出一些数学问题,并能主动应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进一步体会数学学习的价值,培养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画图描述问题的方法以及借助图形直观分析数量关系的过程,感受转化的思想方法,发展几何直观,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列方程解决分数、百分数实际问题过程中,进一步掌握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积累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初步感受方程的思想和价值,感悟模型思想。

(4)在应用假设的策略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增强策略意识和反思意识,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培养根据实际问题的特点选择相应策略的意识。

4.情感态度方面。

(1)能积极参与各项数学活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增强学习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感受数学结论的确定性和数学思考的严谨性,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3)在学习过程中,进一步养成认真勤奋、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反思质疑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4)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增强学数学、用数学的自觉性,感受数学的价值。

本学期教学主要内容

本册教材的教学内容分为“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和“综合与实践”四个部分。

1.“数与代数”领域:一共安排了5个单元,包括《分数乘法》、《分数除法》、《解决问题的策略》、《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和《百分数》。

数的认识安排了百分数,主要教学百分数的意义,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互相改写,以及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求百分率的实际问题,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根据国家规定的税率和利率,计算应纳税金额和可得利息金额,解决有关折扣的问题,列方程解决稍复杂的百分数问题或分数问题。

数的运算安排了三个单元,包括分数乘法,分数除法,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其中,第二、三单元主要教学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法则,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及其相应的分数除法实际问题;分数连乘、连除、乘除混合;同时在分数乘法单元中还安排了倒数的认识。在分数除法单元中安排了比的知识,包括比的意义,比的基本性质和化简比,以及应用比的有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主要是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分数四则混合运算主要教学分数四则混合运算,以及稍复杂的分数实际问题。

解决问题的策略主要教学用假设(替换)的策略分析数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2.“图形与几何”领域:教材安排了一个单元,即第一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主要教学长、正方体的特征和展开图,体积、容积单位以及体积、容积单位的进率,长、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以及相关的实际问题。

3.“统计与概率”: 没有新授内容,但统计的思想方法穿插在其他方面内容里,结合着解题适当加以应用。如实践活动《树叶中的比》和《互联网的普及》中,通过收集、整理数据等一系列的统计活动,引导学生综合运用统计知识。

4.“综合与实践” :主要是结合单元教学内容安排了3次实践活动,分别是《表面涂色的正方体》、《树叶中的比》和《互联网的普及》。

 

教改措施和方法

1.认真钻研教材,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2.激发学习兴趣,放手让学生主动探索,以基础知识为切入口,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  

3.注重学习习惯的培养,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4.切实做好“培优补差”教育工作,不仅是关注后进生,更要加大培优力度,注意知识面的扩展,以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综合性思维能力。

5.注意和学生家长联系,将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结合起来

 

教研课题

运算能力的理解与培养

 

 

 

 

 

 

附件3:                       年级  数学   学科(上册)教学进度表

(集体备课分工表)

周次

日期

教学内容

主备教师

备注

1

9.1-9.3

长方体和正方体(1)

翟雪皎


2

9.6-9.9

长方体和正方体(5)

翟雪皎


3

9.13-9.18

长方体和正方体(5)

翟雪皎


4

9.22-9.26

长方体和正方体(1)表面涂色的正方体(1)机动

翟雪皎


5

9.27-9.30

分数乘法(6)

徐向东

国庆放假7

6

10.8-10.9

分数乘法(3)机动

徐向东

国庆放假7

7

10.11-10.15

分数除法(5)

蒋丽丹


8

10.18-10.20

分数除法(5)

蒋丽丹


9

10.21-11.29

分数除法(3)树叶中的比(1)机动

蒋丽丹


10

11.1-11.5

解决问题的策略(3)机动(2)

翟雪皎


11

11.8-11.12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5)

徐向东


12

11.15-11.19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1)机动

徐向东


13

11.22-11.26

百分数(5)

王雪波


14

11.29-12.3

百分数(5)

王雪波


15

12.6-12.10

百分数(5)

王雪波


16

12.13-12.17

百分数(2)互联网的普及(1)机动(2)

王雪波


17

12.20-12.24

整理与复习(5)

蒋丽丹


18

12.27-

期末复习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潘家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雪堰镇潘家兴政路200号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123号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