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年级数学备课组活动记载(2)
时间 | 2021.9.23 | 地点 | 六(3)班 | 活动内容 | 观摩研讨 |
参加对象 | 全体高年级数学教师 | ||||
活动目的 | 1、观摩徐向东老师执教公开课《表面涂色的长方体》。 | ||||
2、评议公开课。 | |||||
活动过程: (中心发言人 蒋丽丹) 一、评议徐向东老师执教的《表面涂色的长方体》。 翟雪皎:我们都知道,儿童的认知规律“从直观的动作思维到具体的形象思维最后达到抽象的逻辑思维”。徐老师在教学表面涂色的正方体的时候,首先将正方体的棱长平均分成2份明确本课研究的问题,提问学生:如果我把正方体的棱长平均分成2份,再切开,得到的小正方体是不是每一面都涂色了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接着课件演示把棱长平均分成两份后切开的样子,让学生直观形象的观察了图形。然后让孩子们小组操作、讨论将正方体棱长平均分成3份,感受几面涂色与其所在的位置的关系,锁定了研究的方向,最后再研究将棱长平均分成4份、5份,几面涂色的个数分别是多少,最后再进行推理总结,符合孩子们的认知规律。 王雪波:一个小组的孩子在研究将棱长平均分成3份的时候,几面涂色的小正方体各有几个时,孩子们在数2面涂色的小正方体的个数的时候,拿着魔方把同一个小正方体的上面和前面都数了,最后得出了有24个2面涂色的小正方体的结论,当时我就在想是不是应该找一个可以切得物体让学生来真正地切一切、看一看,或许那样孩子们就更容易理解了。 曹小琴:这是一堂精彩的课。1、注重了新旧知识的联系。2、注重引领学生进行自主探究,自主获取知识。3、徐老师对自己角色的定位很恰当。4、很好的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 二、徐向东老师谈执教《表面涂色的长方体》的教学反思。 学生尝试用列表的方式表示出问题,通过观察、想象和推理找出每种涂色情况的小正方体的块数。在尝试的过程中,逐步发现每种涂色情况的位置特征和规律。如:三面涂色的小正方体肯定是位于大正方体顶点的位置,都是8个。两面涂色的位于每条棱上两个顶点中间的小正方体。一面涂色的是每个面上除去外圈的小正方体。没有涂色的就是隐藏在里面的小正方体。并从中发现:所有的大正方体(由n³个小正方体拼成)中,三面涂色的小正方体都是8个;两面涂色的小正方体为12(n-2)个;一面涂色的小正方体为6(n-2)²;没有涂色的小正方体为(n-2)³个。 探索图形分类计数问题中的规律,重在探索而不是规律的应用。教学中,要让学生体会化繁为简的策略。通过观察、想象和推理逐步找出简单情形中每种涂色小正方体的数量,在交流中体会、概括其中蕴含的位置特征和数量规律。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在逐步深入的探讨过程中,引导学生把握问题的共性,从而得到一般性的结论,并鼓励学生用数学语言和模型正确地表达发现的规律。使学生学会探索规律的方法,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感受数学思想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