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遵循科学育人规律,推进育人模式变革,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为培育时代新人奠基。
以深化课程改革为中心,以落实教学常规为基础,以加强教学研究为重点,不断提升“研究、指导、服务和管理”的品质,围绕课程实施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展开行之有效的教学研究,注重专业指导与学术性、群众性研讨并行,面与点共进。引导教师加强政治理论学习,不断提高政治素养;引导教师加强学科理论学习,不断提高学科素养;引导教师落实教学常规,不断提高教育教学的实效性;营造良好的教研氛围,切实抓好教研组建设和青年教师培养,提高教研对教育教学的促进作用;加强教学质量监控,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积极实施素质教育,以课程为主阵地,提高学科育人的水平。
二、主要工作
(一)加强业务学习,提升教师学科素养。
1.加强学科理论学习。
从课程健康、良好的发展需求出发,从教师专业发展的实际需求出发,采用专家讲座、教学沙龙、案例分析等多种方式加强理论学习,提高理论学习的效果。组织思政教师深入学习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3.18”讲话精神、《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等文件,提升思政教师立德树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坚持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
2.组织系列教材培训。
针对科学学科根据新课标修订教材和思政学科使用统编教材的实际,以及思政学科面临《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这一教学新任务,科学设计学科过程性研修方案,采取多种方式引导教师加深对课程标准、新教材和《新思想读本》有关内容的理解,同时提升教师开发教材及课程资源的能力。
3.关注教育技术发展。
引导广大教师关注教育技术的发展动态,重点学习以“电子白板”、数字化学习、微课程为核心的现代教学技术手段以及相关教学理论,激励教师积累应用新技术开展教学实践的成功经验与课例,促进教师运用新技术能力的发展。
(二)规范课程管理,促进课程健康发展
1.加强课程管理。要组织任课教师认真学习常州市学科教学建议,引导教师严格落实和执行国家的课程计划,并通过加强课程管理,杜绝违规行为。
2.加强队伍建设。要保证任课教师队伍的稳定性,要有计划、有重点地培养1-2名学科骨干教师,同时稳定兼职教师队伍,提高兼职教师业务水平。
3. 健全校本教研。要建立和完善思政学科教研组,要定期开展集体备课、相互听课、教学研讨等活动。要针对学科实际情况,科学设计学科研修方案,采取多种方式保证学科教研的质量。要对照先进教研组评选条件,积极创建学科优秀教研组。
4. 加强资源建设。要依托学科骨干教师,有序推进课程优质资源库建设,以“精品课”、“微课”为抓手,为全体任课教师优化课堂教学提供范式。
5.加强评价改革。要健全思政课程管理机制,建构与创新课程评价模式,促进思政课程常态有效地发展。
(三)加强队伍建设,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依托学科名师,集训青年教师。进一步发挥优秀教师的引领作用,以学科青年教师为培养对象,以课题研究为切入口,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为主线,加大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通过学科名师的“传”“帮”“带”,促进青年教师健康成长。
三、活动安排
二月份
思政教师期初教研活动;
三月份
小学道德与法治集体备课活动。
四月份
道德与法治教研组活动;
五月份
道德与法治教研组活动;
六月份
道德与法治教研组活动;
七月份
1.道德与法治学术沙龙;
2. 本学期工作总结;
3. 下学期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