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角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一课时第84~85页。
教学目标 :
1.初步认识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会初步比较角的大小。
2.通过让学生观察、操作分析、比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独立学习能力和创造意识。
3.创设平等和谐、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互相协作的精神,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
教学重点 难点:
1.初步认识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
2.加强学生的直观操作和探索活动。
3.通过操作活动使学生通过直观感知理解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
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一副大三角尺、大活动角。
学生:一副三角尺、活动角。
教学过程:
一、回忆
1.出示例1:小朋友,你们喜欢做手工吗?明明和红红也很喜欢做手工,看,他们桌上准备了好多材料。
2.提问:在这些物体的面上,有哪些我们已经学过的图形呢?(哪个图形是四边形/长方形?)
3.揭题:小朋友观察得真仔细。刚才我们找到了很多老朋友。其实,在它们当中还藏着一位新的图形朋友,这些图形上都有角,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认识角】。
二、探究
1.提问:这是一把(三角尺),你知道为什么叫三角尺吗?(有三个角)你能指出其中的一个角吗?
(生指点)这样一个点就能算一个角了吗?(T描·)谁能指的更完整?
(生指边)角不仅有点,还有(两条)边(线)呢,怎样的边(线)?
2. 画角:老师把这个角画在黑板上,这是角的【顶点· 】,这是角的两条【边】,这两条边怎么样?(直直的)老师画的角从这条边跨到这条边(手势),可以用一条小弧线【 】表示这个角就这么大。
3. 指角:(黑板)伸出手指,跟老师一起来指一指、说一说黑板上的角。
(这是一个角,这是角的顶点,这是角的两条边。)(2遍)
(引说—三名— 齐说:接下来我们再一起远远地指一指这个角)
(三角尺)三角尺上有三个角,你能分别【指一指】并说一说它的顶点和两条边吗?谁上来指一指?
交流:(三名)请你上来指一个角,并说说它的顶点和两条边。(你来找哪个角?其他人判断。)
4.找角:除了三角尺上的角,你还能【找一找】身边其他物品面上的角吗?指给同桌看一看,并说一说它的顶点和两条边。
(交流:这是一个角,这是角的顶点,这是角的两条边。)(三名)
小结:通过指角、找角,我们发现角都有怎样的特征?【有一个顶点和两条直直的边】
5. 练习:(想1)认识角了吗?瞧,老师从宝箱里取出了一些图形,你能【辨一辨】哪些图形是角吗?(学习单1,记得给角画好角标记)
追问:为什么第二个和第四个不是角?
小结:哦,原来角必须要有【一个顶点和两条直直的边】。
比同:观察这三个角,有什么相同之处?(都有一个顶点和两条直直的边)
指一指:你能指出这三个角的顶点和边吗?指给同桌看一看。
比异:这三个角有什么不同之处?(学生自由发言)
(S张开不同:T哪个张开的大/小)(S角度不同:T开口朝哪)
(尽管都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但是这里的三个角长得都不一样。)
6.数角(想2):你们可真厉害!接下来我们再来【数一数】,看看谁是火眼金睛。(学习单2)
交流:(错资)第一个图形,为什么不同意?说理由。
小结:小朋友真细心,找对了图形里的角。找角时要注意(角必须要有有一个顶点和两条直直的边)。
追问:刚才通过数一数,我们知道了三角形有3个角,五边形有5个角,那四边形?六边形?
规律:也就是说,几边形就有几个角。
7.做角:会判断角、会数角了,你们想做一个角吗?请看活动要求。
做一做:把两根硬纸条钉在一起,做成一个活动角。
指一指:把角的顶点和两条边指给同桌看。
我发现:把自己做的角和同桌的比一比,有什么发现(不同)?
你们发现没有?大家是怎么看出来的?(两条边张开的大,角就大…)
所以,【角有大小】。
变一变:(既然角有大有小)那你会把你做的角变大、变小吗,你是怎么变的?
我发现:(通过变一变,你又有什么发现呢?)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两边)张开的大小】
比较:和老师的角比,谁的大?(一样大)说理由。
说明角的大小和什么无关?【两边的长短】
8. 练习:(想3)小朋友们真善于思考,请把活动角放回原处。
老师这里有三个钟面,分别是几时?
指角:在钟面上你找到角了吗?角在哪里?(生指P标)
指出:时针和分针形成的夹角就是一个角。这是一个角,这是一个角,这也是一个角。(T指)
发现:观察这三个角,你有什么发现?(5时角最大…)
大家发现了吗?怎么看出来的?还有不同的想法吗?(5时有5大格…)
小结:从2时到3时再到5时,分针和时针形成的夹角越来越大。
拓展:时针分针继续走,这个夹角真的会越来越大吗?(不点名)
出示:(8时、9时、11时)你又有什么发现了?(角又从大变小了)钟面上的角是不是很神奇?
9. 练习:(想4)接下来再来进行比较,这些是老师从三角尺上描画下来的角,为了便于区分,分别叫角a、角b、角c、角d。你能一眼比较出这四个角的大小吗?那这四个角分别对应三角尺上的哪个角呢?
验证:先自己想一想(猜想),再用三角尺上的角去验证一下你的猜想是否正确。交流:角a对应左边三角尺上的角1(角2),也就是说三角尺上这两个角一样大。
角b对应右边三角尺上的角5;角c对应右边三角尺上最小的角4。
角d对应左边三角尺上的角3(右边三角尺上的角6),说明这两个角一样大。
小结:通过比较,我们对三角尺上的六个角的大小关系更加清晰了。
三、总结
1.介绍角:小朋友真了不起,这节课依靠自己的智慧,认识了新的图形朋友——角。如果你是角,你准备怎样介绍自己呢?
3.诗歌角:老师根据大家的介绍,编了一首诗歌,一起跟着老师边演边说。
4.欣赏角:生活中还有很多美丽的角,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
瞧,雪山下的房屋有了角变得更牢固;小树苗有了角能茁壮成长;运动员有了角变得更美丽;金字塔有了角显得更神秘;埃菲尔铁塔因为有了角显得更壮观……
6. 提问:今天这节课说说你有哪些收获?
总结:通过指一指、找一找、辨一辨等活动,我们认识了角,知道了角的特征(有一个顶点和两条直直的边),还知道了角有大小,发现角的大小与(两边张开的大小)有关,与(两边的长短)无关。
7.拓展:仔细看看,下面的图形各有几个角?你是怎么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