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年级数学备课组活动记载(6)
时间 | 2022.6.9 | 地点 | 五(5) | 活动内容 | 观摩研讨 |
参加对象 | 高年级全体数学老师 | ||||
活动目的 | 1、观摩吴新民老师执教公开课《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 | ||||
2、评议公开课。 | |||||
活动过程: (中心发言人 蒋丽丹) 一、评议吴新民老师执教的《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 翟雪皎:教师教学基本功扎实,语言极具感染力。这节课教师精心进行了教学设计,整体教学结构合理,设计巧妙,把握了“以学生为本的教学主线”,通过让学生观察、发现、整理信息,使学生能合理利用已有知识经验来探究新知,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如:多次提问“你有什么办法”“你是怎样想的”,促进了学生的思维的发展和能力的培养。板书明了清晰,整理信息时注意方法、策略的疏导。 蒋丽丹:本课较好地体现了以学生的发展为主的教学思想。能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凸现了内容的情趣化和生活化;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杨建东:关注知识生成的方法的探究及能力形成的培养。本节课教师始终注意引导学生自己思考、自己想一想、自己说一说,给足学生自主探索的空间,在探索的过程中,通过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推理、交流等数学活动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合作精神,体现了过程的活动化。就目标的实现上,对解决问题的策略及方法多样化的培养、探究上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二、吴新民老师谈执教《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的教学反思。 本单元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体会策略的价值,并主动运用有关策略解决问题。基于这样的教学重点,我在设计时,是这样去做的: 1、重视策略的形成,而不只是关注具体问题的解法和结论。我利用教材提供的丰富信息资源,将现实情境展现给学生,让学生探索和掌握用列表法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反思、提炼相应的经验、技巧、方法,真正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 2、重视对策略的体验,而不只是关注策略的应用。解决问题教学的本质应是“策略的形成”,而不是问题的解法和结论。解决问题的策略不同于解决问题的方法,方法可以在传递中习得,但策略却不能从外部直接输入,只能在方法的实施中感悟获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