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级数学教研组活动记载(五)
时 间 | 11.17 | 地 点 | 三(1)班 | 活动内容 | 研讨 |
参加对象 | 全体数学老师 | ||||
活动目的 | 1、听吴晶老师《认识几分之一》一课 | ||||
2、评课活动 | |||||
活动过程: 一、吴晶老师上《认识几分之一》一课。 二、三年级老师评课: (陈丽锦)今天听了吴老师的课我觉得这节课,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思路清晰,环环相扣。《认识几分之一》这一课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分数,是在整数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从整数到分数是数概念的一次扩展,无论在分数意义上还是读写方法上,分数和整数都有很大的差别,学生初次学习分数会感到困难:而加强直观教学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概念、理解概念。吴老师这节课能很好地把握教材,在教学时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起点,为学生营造探究的情境,并通过自主探索、动手操作、同桌交流,让学生经历认识几分之一的学习全过程,感悟分数的含义,能直观地比较分数的大小等。 (段凌颖)《认识几分之一》),让我感受最深的是,吴老师的准备十分充分,为了准备好这节课,她付出了很多很多,教学态度十分严谨,值得我学习。首先,是情境引入,激发学生兴趣。整节课思路清晰,环环相扣。首先从大头儿子分餐这样具体的生活实例引入课堂内容,学生接受起来比较容易,也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怎么分?平均分。平均分是本课的一个重点。很多老师在上本课引导学生说出“平均分”时费了很大的力,分数就是建立在“平均分”的基础上才出现的。许老师这里引导得好,学生很容易就得出并会说了。1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人分得多少?新的一个数 二分之一表示。引入很自然,很到位。其次,动手操作活动,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新课程理念。在构建“二分之一”的过程中,通过让学生动手折一折长方形的纸片,画 -画折痕;构建“四分之一”时,让学生动手折一折,画一画正方形的纸片:到最后的放手让学生创造“几分之一”,在圆形纸片上操作。在整个表象的建立中,层层深入,充分让学生动手操作,在活动中学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