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级组数学教研组活动记载(2)
时 间 | 2022.9 | 地 点 | 二办 | 活动内容 | 上课分析 |
参加对象 | 全体低年级数学教师 | ||||
活动目的 | 学习数学新课标解读 | ||||
活动过程: “数与代数”领域在小学阶段设“数与运算”“数量关系”两个主题,在初中阶段设“数与式”“方程与不等式”“函数”三个主题。 数与代数内容的变化 一、数与代数内容的结构化 依据《2022年版课标》提出的“对内容进行结构化整合,探索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路径”的理念,“数与代数”领域通过主题整合的方式实现内容的结构化。内容结构化不只是形式上的变化,更是从学科本质和学生学习视角对相关内容的统整,更好地体现了学科内容的本质特征和学生学习的需要。 二、数与代数具体内容的变化 (一)第一学段 “数与运算”要求学生认识万以内的数及其运算,并做好从幼儿园到小学阶段学习的过渡;“数量关系”重在运用数和运算的意义解决实际问题。将常见的量整合到“综合与实践”领域。增加核心素养方面的要求:帮助学生形成初步的符号意识、数感、运算能力、推理意识、几何直观、模型意识和应用意识等。 (二)第二学段 第二学段整合了《2011年版课标》第一学段和第二学段的部分内容。“数与运算”包括整数、小数和分数的认识与运算,运算律等内容。“数量关系”内容要求有所增加,估算作为问题解决调整到这个主题。两个主题都增加了核心素养方面的要求,包括形成数感、运算能力和初步的推理意识,形成初步的模型意识、几何直观和应用意识等。 (三)第三学段 第三学段将《2011年版课标》第二学段的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增删,并做好与初中阶段的衔接。突出了运算的一致性,删除了简易方程内容,增强字母表示数,要求感悟通过字母运算和推理得到结论具有一般性;删除了反比例,保留了探索规律或变化趋势(如y=5x),增加核心素养方面的要求:形成与发展学生的数感、运算能力符号意识、几何直观、推理意识、应用意识等。 数与代数内容与核心素养的关联
小学阶段的两个主题“数与运算”“数量关系”与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有密切关联这种关联体现在每个学段的“内容要求”和“学业要求”以及学段的学业质量标准中。 1.与“数与运算”主题关联密切的核心素养 与“数与运算”主题关联密切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数感、符号意识、运算能力和推理意识。 第一学段主要体现在自然数的认识和运算内容的学习中 第二学段主要体现在万以上数、分数和小数的认识,以及四则运算和运算律的内容中 第三学段主要体现在分数和小数的意义及四则运算内容中 2.与“数量关系”主题关联密切的核心素养 与“数量关系”主题关联密切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模型意识、几何直观、推理意识和应用意识。 第一学段主要体现在运用数和数的运算解决问题,以及探索用数或符号表达变化规律的内容中 第二学段主要体现在常见的数量关系、用数与运算解决问题,以及利用事实进行推理等内容中 第三学段主要体现在用字母表达、比例关系,以及用常见数量关系解决问题等内容中 课标的学习为教师今后教学指明方向,但因为修订后的课标有较大的变化和要求,对教师教学提出更高的要求,身为教师不可能置之度外,而是需要顺势而为,积极投入其中有所为。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必须与时俱进,我们师者更需要与时俱进,紧跟时代步伐,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助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