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教育科研>>学科建设>>数学
(李敏)2022-2023学年度一年级数学上册个人教学计划
发布时间:2022-11-21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顾靖溢

               (李敏)2022-2023学年度一年级数学上册个人教学计划

 

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以下内容:数一数,比一比,分一分,认位置,10以内的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图形,分与合,11~20各数的认识,20以内的进位加法丰收的果园,数学实践活动。

本册以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为主线安排教学内容。在认识 10 以内的数之前,先安排数一数、比一比、分一分、认位置等内容的教学;在10以内加、减法前,先安排分与合的教学。通过数一数,让学生初步感受到数能表示物体的个数;通过比长短、比高矮,比大小、比轻重,让学生初步学习简单的比较;通过分一分,让学生接触简单的分类,并初步感受到同一类物体有相同的特性;通过认位置,让学生认识简单的方位,初步感受到物体的位置是相对的;通过分与合的教学,为建立加、减法概念和正确进行加减法口算作准备。这里所体现的比较思想、分类思想、分合思想,都是后面学习数与运算、空间与图形、统计等知识的重要思想方法。教科书设置小单元,把各领域的内容交叉安排。这符合一年级儿童年龄、心理的特点,有利于各知识的相互作用,便于建构合理的认识结构。

本册教材教学重点。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

本册教材教学难点:10以内数的加减法及数概念的建立。

本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方面:

1. 使学生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0~20各数:

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 认识符号“≥”、“《”和“=”,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5. 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6.初步了解分类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分类。

(二)过程与方法方面:

1. 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数学信息做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据描绘现实生活中的简单现象。

2. 在教师的帮助下,初步学会选择有用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和类比。

3. 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4.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5. 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

1. 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

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 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4. 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5. 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6. 学生从小养成认真学习、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三、改进教学的具体措施

1. 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学生学习数学,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加强直观演示和实践操作,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感受成功的验。

3.以学为中心教学理念为核心,创设愉悦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4.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注重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尊重学生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

5.注重让学生参与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

6.加强导优辅差工作,特别是差生的辅导,努力使他们迎头赶上。

7、教材的例题、练习题的选择,力求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对练习题做适当的改编与创新,同时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不同的练习。

8.努力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鼓励学生们阅读《小学生数学报》等,拓宽知识面,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热情!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潘家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雪堰镇潘家兴政路200号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123号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