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教育科研>>学科建设>>其它学科
武进区潘家小学2022-2023学年度春学期 道德与法治教研组教学计划
发布时间:2023-02-22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沈菲

武进区潘家小学2022-2023学年度春学期

道德与法治教研组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遵循科学育人规律,以深化课程改革为中心,以落实教学常规为基础,以加强教学研究为重点,不断提升“研究、指导、服务和管理”的品质,围绕课程实施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展开行之有效的教学研究,推进育人模式变革,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为培育时代新人奠基。

二、主要工作

(一)加强学习,提升教师业务素养。

1. 精心安排系列学习内容,讲求针对性、有效性。 

1)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学习《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等文件,采用理论讲座、教学沙龙、案例分析等多种方式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教师的综合素养,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

2)认真学习新一轮课程标准制定的指导思想、修订原则,以及相对于上一轮课程标准发生的主要变化。认真学习2022年版《义务教育课程方案》中,对学生整体发展的愿景和规划,主要包括:培养目标、基本原则、课程设置、课程标准编制与教材编写、课程实施等内容。

2.精心组织各种学习活动,积极构建学习型组织。

1)邀请专家引领。邀请省市学科专家为一线教师解读新课标,引领广大一线教师领会新课标的精神,明确新课标的内容,并且,从教师的不同需求出发,采取“参与式”“研讨式”等多种学习形式,提高培训与教研的效果。

2)强化问题研究。针对课程建设中的核心问题,组织开展专题学术沙龙,营造良好学术氛围,为广大一线教师教师交流教学改革的心得、体会、问题、困惑提供平台,促进教学素养的共同提高。

3)加强技术应用。引导广大教师关注教育技术的发展动态,重点学习以“电子白板”、数字化学习、微课程为核心的现代教学技术手段以及相关教学理论,激励教师积累应用新技术开展教学实践的成功经验与课例,促进教师运用新技术能力的发展。

4)强化团队建设分发挥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服务、引领、研究、示范功能,以小课题研究、创新教学设计等项目为抓手,加强校际联动式教研组的建设。

(二)规范课程管理,促进课程健康发展。

1.加强课程管理。要组织任课教师认真学习常州市学科教学建议,引导教师严格落实和执行国家的课程计划,并通过加强课程管理,杜绝违规行为。

2.加强队伍建设。要保证任课教师队伍的稳定性,要有计划、有重点地培养1-2名学科骨干教师,同时稳定兼职教师队伍,提高兼职教师业务水平。

3. 健全校本教研。要建立和完善道德与法治学科教研组,要定期开展集体备课、相互听课、教学研讨等活动。要针对学科实际情况,科学设计学科研修方案,采取多种方式保证学科教研的质量。要对照先进教研组评选条件,积极创建学科优秀教研组。

4 加强资源建设。要依托学科骨干教师,有序推进课程优质资源库建设,以“精品课”、“微课”为抓手,为全体任课教师优化课堂教学提供范式。

5.加强评价改革。要健全道德与法治课程管理机制,建构与创新课程评价模式,促进道德与法治课程常态有效地发展。

(三)加强教学研究,打造区域教研特色。

1.丰富研究维度。

以深化教学改革为目标,全面提升教研活动的品质,围绕课程实施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开展行之有效的教研活动,不断提升。

 提倡“同题异构”,呈现多元化的教学设计以及个性化教学实施,通过对教学差异的对比、追问与反思,加强学科教研的深度。

 深化对科学探究(体验式学习)本质要义的理解,活化科学探究(体验式学习)在科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的表现形式,引领学科教研的准度。

 加强对课堂动态生成资源问题的研究,在实践中激发教师的教学智慧,增加学科教研的温度。

 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堂教学研讨和观摩活动,加强各类课型研究,构建具有区域特色的道德与法治课型范例体系,拓展学科教研的广度。

 继续征集、整理教学情境设计、课堂教学实录及评析,积极发现、总结、推广教学第一线教师的教学改革成果,发现学科教研的亮度。

2.加强专题研究。

加强课题研究,引导各校道德与法治教研组积极申报或参与市级、区级课题研究,通过课题研究推动学科教科研水平的提高和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要以课堂教学、课程建设中的具体问题为着眼点,针对课程与教学中的“疑难问题解决”开展课题研究,提高研究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道德与法治学科组织开展“基于儿童需求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与实施的研究”,通过研究引导教师转变教学观念,建立儿童立场,加强对儿童认知发展规律研究,从儿童的需求出发组织教学,建构思政教学新策略,优化学科教学的效果

3.完善教研网络。

各协作片和学校教研组要以教学的关键问题为抓手,组织广大一线教师围绕教学中的具体问题开展灵活多样的日常教学研究,力求教研有主题、成系列、创品牌。区教师发展中心将每学期组织1个协作片展示该协作片学校教研工作的亮点,促进各片、校对教研工作进行总结、提炼和反思,进一步完善区、片、校三级联动教研网络。

(四)改革评价方式,完善课程评价体系。

针对义务教育阶段新课标修订的实际,采取多种方式引导教师加深对课程评价的重视与理解,加强对新课标、新教材、新评价的研究,提升教师组织评价的能力。

1.逐步建立起以学生的发展为核心,以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为重要内容的课堂教学即时评价体系。

2.帮助部分学校逐步建立并完善学生学业(学生成长)记录袋,探索建立促进学生发展的过程性评价体系。

3.对符合学科教育规律的命题理论以及相关命题技术作出探讨,将命题科学化、合理化的研究引向深入。组织开展对全区小学校本化道德与法治命题情况的调研与评析,总结成功经验,指出存在问题,提高学校自主命题的科学性和针对性。

三、活动安排

二月份

1. 道德与法治学科期初计划

2. 常州市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师新课标培训。

三月份

1.参加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基本功第一轮比赛;

2. 参加进区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展示活动;

四月份

1.组织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基本功第二、三轮比赛;

2. 道德与法治教师集体备课。

五月份

1.区小学道德与法治专题教研活动;

2. 道德与法治教师集体备课。

月份

1. 参加常州市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基本功比赛;

2. 学科中心组学术沙龙活动;

3. 本学期工作总结;

4.下学期工作计划。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潘家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雪堰镇潘家兴政路200号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123号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