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 教研组活动记载(三)
时 间 | 23.3.2 | 地 点 | 录播教室 | 活动内容 | 课堂观摩 |
参加对象 | 全体数学教师 | ||||
活动目的 | 组织全体数学老师试做历年省测卷,把握命题方向,了解考查题型。 | ||||
学习观摩新课标下的课堂 | |||||
活动过程: 1、做省测卷并分析; 2、观摩蒋芬《放大与缩小》 评课: 翟雪皎:蒋老师执教的这节课,教学难点比较多,具有一定的挑战性。但蒋老师的整堂课教学思路清晰,重点突出,难点也得到了有效的突破,课堂教学效果好。蒋老师教师紧扣教学目标进行教学,教学流程清晰。探究“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的知识时,教师注意强调了放大后与放大前的比,缩小后与缩小前的比,并特别强调了对应边长的比,有助于学生理解重点。本节课难点之一是仅看一个比,学生较难区分是要求将图形放大还是缩小,为此在学习图形的缩小后,结合判断题:“按下面的比画出新图形后,各是把原图形放大了还是缩小了”的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明确了比值大于1表示图形的放大,比值小于1表示图形的缩小。在练习中加强对比。 徐向东: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充分体现了“以生为本”的思想。蒋老师能够关注学生的回答,重视教学效果的反馈。学生学习积极性高,课堂气氛活跃。本课的教学难点之一就是学生能准确地运用语言表达图像变化前后的关系,所以整堂课中,教师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反复的训练,以促使学生用语言进行思维的外化。 路晓斐:蒋老师的教学理念很新,一是表现在对教材的钻研与处理上是用教材来教,而不是教教材;二是在教法的设计上,把学习的主动权、话语权留给学生,整节课教师也讲了不少话,但认真分析、归纳,她的教学语言主要是启发、引导学生学习为主、而不是告诉学生一些结论性东西。练习的设计,对本课的学习作了恰当的补充,对于学生思维的训练强度加大,体现了一定的张力,练习的层次性体现出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