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 间 | 2.14 | 地 点 | 四办 | 活动内容 | 学习研讨 |
参加对象 | 三四年级语文老师 | ||||
活动目的 | 1、探讨寓言故事的教学方法。 | ||||
2、寻找学生学习寓言故事的有效方法。 | |||||
活动过程: 本次备课组主要进行寓言故事类课文的教学方法,老师们围绕主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寓言的篇幅一般比较短小,语言凝练,结构简单却极富表现力。寓言有鲜明的讽刺性和教育性。多用借喻手法,使富有教训意义的主题或深刻的道理在简单的故事中体现。寓言的主题思想大多借此喻彼,借远喻近,借古喻今,借小喻大。《翻蚌相争》、《东郭先生和狼》等都是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寓言名篇。故事情节的虚构性。“主角”更多是人格化了的动物、植物或自然界的其他东西或现象。寓言常用手法为:比喻,夸张,象征。 最后,马婷老师为大家做了专业的引领,精准梳理了寓言教学的四个重点、关注点: 第一,联系生活实际感悟寓意。教学中要关注本单元语文要素,读寓意故事,读懂其中道理,不可生硬说教,要联系生活感受寓意,通过寓意反观生活。 第二,类似的寓言可做对比,加深对寓意的理解。由一篇寓言走向一位作者,一部著作,一类文体,由一篇代多篇,形成文体意识。 第三,通过进入情境的朗读,读出角色和情感变化。 第四,语言训练必不可少。具体形式可以是补白想象、练讲故事、复述故事、小辩论等,总之是基于文本情境的表达训练,促进思维发展的迁移运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