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教育科研>>学科建设>>数学
低年级备课组活动记载4
发布时间:2023-04-23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顾靖溢

 年级数学 备课组活动记载(四)

   

3.23

一办

活动内容

教学研讨

参加对象

低年级全体数学教师

活动目的

通过比较数的大小,培养学生数感

活动过程:

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案例分析

100以内输的大小比较是苏教版一年级下册的内容,这节课学习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是小学阶段整数大小比较的基础和重点。为以后的千以内数的大小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多位数的大小比较奠定基础从而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教材提供了情境,让学生自己解决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最后由教师给出比较的方法使学生能够比较100以内两个数的大小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数感。
案例

一、探究
1、 出示例5情境图并谈话:

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小松鼠和小白兔去沙滩边捡贝壳,看,你在图中知道了什么?

2、提问:看,你从图里知道了些什么?(小松鼠拾了46个贝壳,小白兔拾了38个贝壳)

(板书:46   38)

3、出示问题:松鼠和小白兔比,谁拾得多?

4、明确:比谁拾得多,实际就是比什么?
5、说明:比谁拾得多,实际上就是比较46和38的大小,这是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今天我们就来学习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板书课题)
6、引导:请小朋友看这两个数,你能比出它们的大小吗?一起来看学习要求:

①想一想,怎样比较哪个数大哪个数小? 说一说,把你的想法说给同桌听

7、交流:哪个数大哪个数小,谁能把自己的想法说给大家听一听?
8、梳理方法:小朋友真了不起,想到了比较方法,说得真。

方法一:数的顺序,46排在38后面,46比38大

方法二:四十几比三十几多,46就比38大。

方法三:46满了4个十,38不满4个十。

方法四: 46超过了40,38不满40,46比38大。

大家都得出了46大于38。
9、提问:想一想,大家想到的这些方法,实际都是看的哪个数位上的数来想的?
10、小结:上面的想法虽然说法不同,实际都是根据十位上的“4”和“3”来看
的。所以只要看十位上的数就知道46大于38。也就是说,比较两
位数先看哪一位?(十位)十位上大的数就比较(大)。(板书:十位上大的数比较大)
二、试一试

1、 让学生说出计数器上的数的组成。

2、引导:刚才知道了先看十位上的数,十位上大的数比较大。现在看一看第一组数,十位上都是“5”,而第二组数是100和98,这样的两组数又怎样比呢?请小朋友自己看计数器上的数想一想,比一比哪个数大、哪个数小,在课本上用大于号或小于号表示出来。
3、交流:53和56十位上相同,你是怎样比的?(十位上都是5个十,个位上3比6小。)
4、追问:十位上相同,看哪一位?(看个位)
5、指出:当十位上的数相同时,我们就比较个位,个位上大的数比较大。

(板书:十位上相同,个位上大的数比较大)
6、提问:100和98谁大谁小呢?,你是怎样想的?( 100是10个十,98不满10个十,98比100小。)
7、说明:100有三个十,是三位数,像98这样的两位数即使再大,会不会满10个十?如果两位数和三位数比较,哪个大一些?(三位数)
8、指出:所有的两位数都比三位数小,也就是位数多的数比较大。

(板书:位数多的数比较大)
9、回顾
①提问:请小朋友观察上面三组数的比较,你能知道100以内数的大小可以怎样比较吗?
②小结: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位数多的数比较大。位数相同,十位上大的数比较大;十位相同,个位上大的数比较大。
三、巩固
1、做“想想做做”第2题
①请小朋友看计数器写数、比较(强调写数时数位对齐)
②交流结果,让学生说明想法。
③追问:根据这里的练习,你能说说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方法吗?
2、做“想想做做”第3题
①谈话:我们知道了比较方法,能完成第3题的比较吗?
②学生练习,交流检查结果
3、做“想想做做”第4题。
①组织交流第(1)小题并板书不同学生写出的数,要求说说各是怎样比较的。
②追问:这样的数比较大小,只要比哪一位上的数?(十位)
③组织交流第(2)小题并板书不同学生写出的数,要求说说各是怎样比较的。
④追问:这里每组的三个数都有什么相同?(十位相同)十位相同时要比哪一位上的数?(个位)
4、谈话:能根据你的认识完成下面的题吗?
出示:下面每个里可以填哪些数?为什么?(口答)
9<69    38>3   55< 7    87>7

5、做“想想做做”第5题
学生填数、交流。(答案不唯一)

分析

1.教学要有层次,由具体到抽象。学生虽然已经会比较20以内数的大小并能用符号表示大小但对100以内数只是初步认识抽象地比较数的大小还是有一定困难,尤其是那些寒假期间学习自觉性较差的学生。因此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学习基础的差异,从他们熟悉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具体、生动、有趣的情境使学生从中感知两个数的大小,再逐步过渡到借助计数器的比较,最终能抽象地比较数的大小。
    2.要在生成中不断调整预设本节课上完以后我发现新授部分过程太快从数的组成的角度去比较数的大小使学生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也为后继教学做铺垫比如在比较46和38时,46满了4个十,而38不满4个十,注重知识迁移,从数的组成思考,还要善于从学生发言中提炼有用信息。
     3.习题的设计要细化不应跨度太大。要吃透教材,理解编者意图,精心设计每一个数学活动每一位学生有所得。在最后的挑战题之前可以先出一道简单的大小排列题,比如给三个不同的两位数排排队,然后再挑战不同层次的题目。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潘家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雪堰镇潘家兴政路200号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123号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