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教材编排内容
本册教材的教学内容分为“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和“综合与实践”四个部分。
1.“数与代数”领域:一共安排了5个单元,包括《分数乘法》、《分数除法》、《解决问题的策略》、《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和《百分数》。
数的认识安排了百分数,主要教学百分数的意义,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互相改写,以及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求百分率的实际问题,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根据国家规定的税率和利率,计算应纳税金额和可得利息金额,解决有关折扣的问题,列方程解决稍复杂的百分数问题或分数问题。
数的运算安排了三个单元,包括分数乘法,分数除法,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其中,第二、三单元主要教学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法则,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及其相应的分数除法实际问题;分数连乘、连除、乘除混合;同时在分数乘法单元中还安排了倒数的认识。在分数除法单元中安排了比的知识,包括比的意义,比的基本性质和化简比,以及应用比的有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主要是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分数四则混合运算主要教学分数四则混合运算,以及稍复杂的分数实际问题。
解决问题的策略主要教学用假设(替换)的策略分析数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2.“图形与几何”领域:教材安排了一个单元,即第一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主要教学长、正方体的特征和展开图,体积、容积单位以及体积、容积单位的进率,长、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以及相关的实际问题。
3.“统计与概率”: 没有新授内容,但统计的思想方法穿插在其他方面内容里,结合着解题适当加以应用。如实践活动《树叶中的比》和《互联网的普及》中,通过收集、整理数据等一系列的统计活动,引导学生综合运用统计知识。
4.“综合与实践” :主要是结合单元教学内容安排了3次实践活动,分别是《表面涂色的正方体》、《树叶中的比》和《互联网的普及》。
二、学情分析:
六(4)班共有学生50人,后进生比较多。绝大部分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比较高,但有四分之一的学生作业拖拉,本学期要对学生的学习常规再花功夫,养成良好的听课,作业习惯。
六(5)班学生49人,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有所减弱,作业还存在严重的拖拉问题。有部分别学生基础知识差,上课不认真听讲,不能自觉的完成学习任务,需要老师督促并辅导。本学期将重点抓好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在教学中,面向全体学生,创设愉快情境教学,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进入最佳学习的动态。
三 本册教材的教学注意点
1.“长方体和正方体” 加强表面展开图的教学。因为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不只是计算表面积的需要,更是为了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当长方体或正方体的表面被逐步展开,原来存在于三维空间的6个长方形或正方形,被置放到平面图形上;原来在立体上最多只能同时看到3个面,在表面展开图上围成长方体或正方体的6个长方形或正方形都能看得清清楚楚;原来在长方体或正方体物体上能够直观感受到的上与下、前与后、左与右三组相对的面,在表面展开图上的分布规律需要想象、体会;原来长方体上很容易辨认的长、宽、高,在表面展开图上就不是那么轻而易举地找到了。所以说,加强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展开图的教学,能够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2.“分数乘法”的知识主要有两块:一块是分数乘法的意义,另一块是分数乘法的计算。整数乘法是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学生建立整数乘法的概念,掌握整数乘法的计算,就能高效地解决求若干个相同部分合并起来的实际问题。
3.“分数除法”里教学比的知识,是本单元教材的一个亮点,而改进传统分数除法应用题的教学,是本单元教材的又一个亮点。联系分数乘法的意义,分析“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很容易列方程解答。这就不再把分数乘法问题与分数除法问题作为两类完全不同的问题去识别,而是突出它们最本质的数量关系,作为同一数量关系的两种不同情况,分别列算式和列方程解答。这也就充分利用了数学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方法,能够有效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
4.“解决问题的策略”例1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初步体验“假设——替换”策略,例2应用“假设——替换”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5.“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强调引导学生运用已经习得的策略解决问题,特别强调数量关系式在学生确定解题思路过程中的作用。
6.“百分数”,以分数和比的知识为生长点,教学百分数的意义。例4-11教学求“百分之几”的问题,围绕百分数的意义,要突出数量关系的理解,促进已有经验的迁移应用。
六 年级 数学 学科(上册)教学进度表
周次 | 日期 | 教学内容 | 主备教师 | 备注 |
1 | 9.4~9.8 | 长方体和正方体(5) | ||
2 | 9.11~9.15 | 长方体和正方体(5) | ||
3 | 9.18-~9.22 | 长方体和正方体(2)表面涂色的正方体(1)分数乘法(2) | ||
4 | 9.25~9.28 | 分数乘法(4) | ||
5 | 9.29~10.6 10.7-8 | 分数乘法(2) | 中秋国庆 | |
6 | 10.9~10.13 | 分数除法(5) | ||
7 | 10.16~10.20 | 分数除法(5) | ||
8 | 10.23~10.27 | 分数除法(3)树叶中的比(1) | ||
9 | 10.30-11.3 | 解决问题的策略(3)分数四则混合运算(2) | ||
10 | 11.6~11.10 |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4) | ||
11 | 11.13~11.17 | 百分数(5) | ||
12 | 11.20~11.24 | 百分数(5) | ||
13 | 11.27~12.1 | 百分数(5) | ||
14 | 12.4~12.8 | 百分数(2)互联网的普及(1) | ||
15 | 12.11-12.15 | 整理与复习(5) | ||
16 | 12.18 ~12.22 | 期末复习 | ||
17 | 12.25-12.29 | 期末复习 | ||
18 | 1.2-1.5 | 期末复习 | 元旦 | |
19 | 1.8-1.12 | 期末复习 | ||
20 | 1.15-1.19 | 期末复习 | ||
21 | -1.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