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备课组活动记载(六)
时 间 | 11.14 | 地 点 | 二办 | 活动内容 | 理论学习 |
参加对象 | 二年级全体数学教师 | ||||
活动目的 | 学习新课标,明确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的价值追求。 | ||||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义务教育培养目标。 | |||||
活动过程: 《2022 年版课标》确提出:“义务教育数学课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逐步形成适应终身发展需要的核心素养。”这体现了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价值追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是党和国家对教育提出的指导思想。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的核心课程,数学课程必须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体落实在课程设计与实施的全过程。数学课程不仅要使学生掌握知识和方法,而且还担负着对学生理想信念和价值观的引领,因此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和学习评价等各要素中都要体现课程育人的功能。 义务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我国已经实现了全面普及义务教育的目标,这意味着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要“一个不能少”地接受包括数学学科在内的所有学科和活动的教育。数学课程的设计和实施要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位学生在数学上都能得到发展,获得面向未来学习和生活所需要的数学知识和方法。同时,学生的发展存在一定的差异,不同学生的兴趣、思维方式和发展水平会有所不同。数学课程的设计应满足不同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特别是在数学的教学组织和评价等方面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差异。 实现“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体现了数学课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实现义务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己经成为义务教育阶段数学教育改華的基本共识。首先,良好的数学教育是满足学生发展需求的教育。义务教育阶段是学生成长的重要阶段,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学生的品德、知识、思想方法和行为习惯等都会在这个阶段逐业形成和发展。数学课程作为学校教育的核心课程,要为学生提供健康成长的学习环境,选择和组织适合学生发展需要的知识结构,创设适宜学生主动学习的情境和方法,为每一位学生提供成长和发展的机会。其次,良好的数学教育是体现数学学科育人特征的教育。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数学为人们认识现实世界提供模型和方法。学生通过接受数学教育,既要拳握必要的知识和方法,更要学会数学地观察和思考。发挥数学学科独特的育人价值,通过数学课程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科学精神、批判思维等,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这是良好数学教育的重要标志。最后,良好的数学教育是促进所有学生终身发展的教育。义务教育要培养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一代新人,学生不仅要学知识,还要长见识。数学课程不仅要满足学生对知识和方法的现实需要,而且要使学生掌握适应未来学习和生存的本领,满足其终身发展的需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