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单元 垂线与平行线
第1课时 认识射线、直线和角
教学内容:
苏教版四上第77、78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线段,认识射线和直线,知道三者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认识角和角的表示方法,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明确角的大小及直接比较大小的方法。
3、理解射线和角的关系。
4、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难点:
认识线段,认识射线和直线,知道三者之间的联系和区别。理解射线和角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认识射线和直线(板书认识射线、直线)
1、出示一条线段。
师:(1)黑板上的图形叫什么?(板书:线段)生:
师:线段有什么特点?生:
(2)学生画一条线段。
(3)说一说你是怎样画的
2、认识射线。
(1)出示城市夜景图。
提问:这个城市美不美?你觉得它美在哪里?生:
提问:这些灯光是哪儿来的?生:
教师:这些灯照出的光线就可以看作射线,这些灯照射出的光线,这些射线有什么特点?生:
师:如果我们给灯光足够的能量,你觉得它能一直照射到哪里呢?生:
师:谁再来说一说什么是无限长?生:
(2)说明其实射线可以看作把线段的一端无限延长,就得到一条射线,看大屏幕,这是一条什么线段,把它沿着一端无限延长,就得到一条射线往这个方向延长,还能不能往另外一个方向延长?生:
师:好,你能把这条射线画在你的学习单上吗?请同学说一说怎么画的
(3)教师画射线:先画一个端点,再沿着直尺往一边延长
(4)教师:生活中你还在哪里见到过射线?
3、认识直线。
(1)师:现在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如果把一条线段向两端无限延长,会怎样?生:
(2)师:直线有哪些特点?
(3)学生画一条直线
(4)师:说一说你是怎么画的?
4、小组合作:比一比线段,射线和直线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1)学生讨论,完成表格
(2)学生上台汇报
(3)教师板书
5、线段射线直线之间的关系
师:现在有一条直线,可以看做由无数个点组成,也就是说直线上有无数个点,
师:刚刚我们是将线段怎样得到射线和直线的?生:
现在老师在上面取一个点...生:
师:在下面的直线上取两个点,使这两点之间的线段长是4厘米。请你画一画
展示学生作业
现在在直线上,我们可以找到?生:
师:那么线段射线和直线有什么关系呢?生讨论后答:
6、认识两点间的距离
(1)教师出示AB两点间的三条线路,问:哪一条线路最短?生:
(2)师:通过观察我们可以得出,还可以把上下两条弯曲的线拉直比较,都发现中间的线最短,中间的线就是连接两点的线段长,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连接两点的线段长就是两点间的距离(板书)
(3)学生量一量,说说在A、B两点的距离是多少。师::所有连线中,是否还能找到或画出比35毫米这条线段短的线。
7、进一步理解两点间的距离
师:你能在纸上任意画两个点,量出它们之间的距离吗?生画后交流
二、认识角
1、角的再认识
师:比一比以一点为端点,画射线,计时10秒,看谁画的又好又多。
教师展示学生作业,问:从一个点画射线,可以画多少条?生答:
师:这两位同学都画了两条,仔细观察这两张图,你觉得它是我们以前学过的什么图形?生:角
师:角可以看做是从一点引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
师:你能用新的知识画一个角吗?生画
师:老师在黑板上画一个角,先画一个点,这个点,再画两条射线,这个点就是角的顶点,也是两条射线公用的端点,谁来指一指角的顶点和两条边?
生指一指
师:既然角的两条边是射线,那角的两条边就可以无线延长,看一下屏幕上,角的大小改变了吗?生:
2、认识角及其名称。
师:怎样表示一个角呢?请同学们自己阅读学习材料
师:角画好后,这是角的内部,从角的一边到另一边,我们一起指一指这个角,从角的一边到另一边,用小弧线表示,标上1,记作∠1,读作角一。用这样的方法标记你刚刚画的角
师:你能指出每块三角尺上的角吗?生上台指一指
师:谁能用∠1,∠2...表示这些角吗?请到大屏幕上表示一下。生屏幕上表示
师:以下面每条射线为一条边,分别画一个角。
展示学生作业
教学思考:
认识射线、直线和角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以及前后联系如下:
已学过的相关内容:线段的直观认识,认识角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认识射线和直线和角
后续学习的相关内容的度量角,角的分类,平行线,垂线
本单元教材的编排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特点:
1.引导学生经历由具体实例抽象出几何图形的过程。射线和角,在现实生活中都能找到许多相应的实体模型,教材注意利用这些资源,引导学“生联系现实生活中常见的事物,从具体到抽象地认识有关的图形,理解它们的特征,建立清晰的表象。例如,在认识射线时,联系现实情境中灯的光线让学生初步体会射线的特征;这样安排,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借助生活中的具体实例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感受数学抽象的一般过程,也有利于学生体会数学与现实世界的密切联系,激发数学学习的兴趣。
2.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引导学生主动建构新知。教材十分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精心设计数学活动线索,使学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学习和理解新知识。例如,利用对线段的已有认识,通过把线段的一端、两端无限延长的操作,分别揭示射线和直线的概念,使学生在有限的基础上体验无限,初步感知无限长的概念。在认识射线的基础上,通过“以一点为端点,画两条射线”的操作,引入角的概念,使学生体会到角的两条边都是射线,从而认识角的本质的特征;引导学生通过量一量、画一画等具体的活动,主动得出有关的结论,探索有关的方法。这样安排,符合学生的思维特点和认知规律,有助于学生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主动获取新知识。
3.让学生在操作活动中加深对所学知识的体验和理解。这些操作活动,不但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认识和理解,促进空间观念的形成和发展,而且有利于激发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热情。
4.注意让学生体会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教材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或对有关现象作出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