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教育科研>>学科建设>>其它学科
武进区潘家小学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劳动与综合实践活动工作计划
发布时间:2024-02-19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杨唯洁

一、总的要求

全面落实《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在新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的指引下,聚焦跨学科学习和实践性学习,认真规划、深入实施劳动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优质化实施劳动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积极挖掘资源、提炼经验,逐步形成课程特色。围绕劳动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与管理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开展深入细致的研究,不断提升劳动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水平。

二、具体工作

1.强化课程管理,持续推动课程的常态化实施

整体设计学校劳动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依据课程方案,立足本校办学理念,分析资源条件,制订学校课程实施方案。要突出课程特点,综合实践活动侧重跨学科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劳动课程侧重通过丰富开放的劳动项目组织学生参加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要注重整体规划,将办学理念、办学特色、培养目标、教育内容等融入其中,依据学生发展状况、学校特色、可利用的社区资源(如各级各类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综合实践基地、劳动实践基地、研学旅行基地等)对劳动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进行统筹考虑,形成学校劳动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总体实施方案。

2.抓实活动过程,努力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经验、社会生活的联系,加强研究性学习与劳动课程的联系,加强劳动课程各任务群之间的联系,坚持整体设计、综合实施,体现“大主题”“项目化”“长周期”“持续做”的课程实施模式,用跨学科主题学习来解决课程内容丰富性和课时安排有限性之间的矛盾,尽量避免将劳动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肢解成几门学科教。

强调学生直接体验和亲身参与,注重动手实践、手脑并用,知行合一、学思结合,倡导“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真实需求出发,亲历情境、亲手操作、亲身体验。激发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经历完整的实践过程,避免单一、机械的技能训练,避免简单的知识讲解,避免缺少实践、过于泛化的考察探究。

3.深化课程研究,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结合新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的学习,组织全体劳动、综合实践活动专兼职教师深入学习《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领会劳动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学校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把握课程性质和基本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与活动方式,了解劳动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关联与区别,明确学校在课程实施和管理上的基本要求。继续认真学习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相关的教育教学理论,把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本质属性、核心任务和特有方式。

鼓励有自主需求的老师确定劳动、综合实践活动等跨学科专业发展方向,并切实加强在课堂教学、课题研究、撰写论文等方面的针对性指导,持续推动教师的专业成长。

三、主要活动

 

             

二月

1.分层部署本学期劳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与研究工作

2.组织参加常州市期初教研活动

3.参与市小学劳动课堂教学专题研讨活动

三月

1. 组织参加常州市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区域展示

2. 组织武进区小学劳动评优课

3. 参与市劳动集体备课活动、劳动课堂教学专题研讨活动

四月

1.分学段组织劳动与综合实践活动观摩研讨活动

2. 组织参加市综合实践活动“同题异构”联校教研活动

五月

1.组织参加常州市中小学生研究性学习优秀成果交流展示活动、常州市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区域展示

2.小学组织参加市同课异构联校教研活动、常州特色劳动学科课型研究活动

1.组织区综合实践活动课题研讨交流活动

2.本学期工作总结

20242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潘家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雪堰镇潘家兴政路200号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123号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