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一、学生情况分析: (知识与技能、情感与态度)
这学期我继续担任六(1)(2)两个班的数学教学工作,两个班共有101名学生,从上学期的期末成绩看,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不够扎实,部分学生具有根据不同问题灵活选择解决问题策略的能力,有较为良好的学习习惯。但班级存在发展不均衡的现象,有不少同学学习困难,需要耐心和细致的指导学生的思维能力还需要有计划、有步骤的培养。本学期需要在课堂上适度拓展,在课外积极鼓励部分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还不够,尤其是钻研比较有思考性的问题,存在畏难情绪。在这学期中,针对上述缺点还需要加强训练,力争在数学上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二、教材分析:
这册教材包括下面这些内容:扇形统计图、圆柱和圆锥、比例、确定位置、正反比例、解决问题的策略、以及小学六年来所学数学内容的总复习。
“数与代数"领域:教学比例的有关知识,成正比例和成反比例的量,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正比例和反比例,着重理解正比例的意义和反比例的意义,让学生在现实的情境中作出相应的判断。根据《标准》的精神,教材适当加强了正比例关系图像的教学,不再安排解答正比例或反比例的应用题。比例的知识有比例的意义、比例的基本性质和解比例。这些知识有助于理解图形的放大与缩小,能用来解决有关比例尺的问题。在解决问题的策略里,教学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空间与图形"领域:教学圆柱和圆锥,图形的放大或缩小,确定位置等内容。圆柱与圆锥是本册教材的又一个重点内容,包括圆柱和圆锥的形状特征,圆柱的表面积及计算方法,圆柱和圆锥的体积及计算方法等知识。图形的放大和缩小是小学数学新增加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初步了解图形可以按一定的比例发生大小变换。这个内容安排在第三单元里,结合比例的知识进行教学。确定位置也是新增的教学内容,在初步认识方向的基础上,用“北偏东几度“"“南偏西几度"的形式量化描述物体所在的具体方向,还要联系比例尺的知识,用“距离多少”的形式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教材严格遵照《标准》的要求,精选传统小学数学里有关形体的知识,增加与生活密切联系的空间知识,让学生在获得必需的数学事实的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统计与概率"领域先在认识圆和能够应用百分数的基础上教学扇形统计图。本册教材里的统计知识,能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数据意识,提高分析、表达和利用数据的能力。
“实践和综合应用”领域编排了四次实践活动。第一次是面积的变化。第二次是大树有多高。第三次是制订旅游计划。第四次是绘制平面图。
三、总的要求:
1.让学生认识成正比例和成反比例的量,体会不同领域数学内容的内在联系,加深对相关数量关系的理解。
2.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实验和简单推理,认识圆柱和圆锥的基本特征,探索并掌握圆柱和圆锥的体积公式以及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在具体的情境中,初步理解图形的放大和缩小,初步理解比例尺的意义,初步掌握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并能应用这些知识和方法进行简单的操作或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让学生联系对百分数的理解,认识扇形统计图,初步体会扇形统计图描述数据的特点,能根据扇形统计图所呈现的信息提出或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结合实例,初步认识众数与中位数的意义,会求- -组简单数据的众数和中位数,初步体会众数、中位数和平均数等不同统计量的不同特点。
4.让学生通过系统复习,进一步掌握数与代数、空间和图形、统计和概率等领域的知识和方法,进- -步明确相关内容的发展线索和逻辑关联,加深对现实问题中数量关系、空间形式和数据信息的理解,提高综合应用数学知识和方法飞能力。
四、主要措施:
(1)充分利用学生熟悉、感兴趣的和富有现实意义的素材吸引学生,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各种数学活动中来,提高学习效率,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学习信心。.
(2)认真研读教材,明确本册课本的编写意图,注意与老师之间的交流与切磋,循序渐进地采取有效、易懂教学策略,让每个学生有所发展。
(3)开展帮教结对活动,与后进生家长经常联系。
(4)加强计算教学。计算是本册教材的重点,一方面引导学生探索并理解基本的计算方法,另一方面也通过相应的练习,帮助学生形成必要的计算技能,同时注意教材之间的衔接,对内容进行有机的整合,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